培训体系建设方案一、建立培训作业程序1、培训的目的有效提升企业所有人员基本素质,借由适宜的教育训练,以增进员工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充分了解公司整体工作系统的各项要求。对承担各岗位职责的人员规定出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并进行培训以满足规定的要求。2、培训适用范围时代购物所有员工。3、权责范围3.1总经理:负责企业培训方案的核准,批准本年度培训计划,核定部培训人员的任职要求。3.2人事部门:3.2.1负责公司内训练地点安排、资料管理;3.2.2负责公司外训的安排,训练执行、考核及记录;3.2.3负责各部门工作技能及专项业务的培训的组织、协调及实施。3.2.4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监督及实施;3.2.5负责岗前基础教育培训;3.2.6负责组织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3.2.7负责企业公共课程及非专业技能性课程的培训。3.3各部门3.3.1编制本部门员工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3.3.2本部门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及引导。3.3.3应工作需要提出培训申请。4、工作流程:4.1各部门根据人力资源部的要求收集所有在职员工的基本资料。4.2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整理所有在职人员资料并存档。4.3前期铺垫性培训:4.3.1由人力资源部确立培训内容,报总经理审批。4.3.2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配合参与。4.3.3由人力资源部派人实施授课内容。4.3.4由人力资源部向参训人员收集、核查培训后的意见建议及评价结果。4.3.5由人力资源部协调各部门对培训效果进行终级考评。4.3.6由人力资源部对培训评价,培训效果终级考评进行存档,并根据其意见或建议进行逐表完善。4.3.7由人力资源部将以上工作实施的全过程及结果呈总经理批阅并给予指导性意见或建议。4.4日常培训的开展4.4.1由人力资源部协调各部门制定岗前培训内容的设置。4.4.2由人力资源部安排确定日常培训日程安排。4.2.3由人力资源部及相关部门协调进行日常培训的实施。4.2.4由人力资源部对日常培训内容进行考核。4.2.5人力资源部将考核结果反馈给给相关部门,对不合格人员安排再次培训。4.5由各部门提出培训需求4.5.1由人力资源部及需求部门配合收集培训资料。4.5.2由人力资源部建立培训计划书,报总经理审批。4.5.3由人力资源部组织协调配合开展培训。4.5.4由人力资源部及相关部门配合进行培训结果的考核。5、培训的种类及学历与经验要求5.1新员工培训5.1.1培训对象:人事部门每两周针对新员工进行2小时以内课程的培训。5.1.2培训内容:公司简介、公司组织架构、公司规章制度、福利制度、工作要求及安全消防知道培训等。5.1.3部门基础教育:学习本部门运作的内容,由所在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5.1.4岗位技能培训;学习工作流程、规则及规范、所用设备的操作步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和实操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5.2在职人员培训5.2.1所有执行技术操作以及与公司主体业务相关的在职人员,均须按培训计划实施定期在职训练。5.2.2临时性培训或外训,则由人力资源部提出培训申请,经总经理审核后实施。5.2..3按年度培训计划,每年对在岗在职员工至少进行二次全面的岗位技能加强培训和考核。5.5激励性培训:5.5.1由人力资源部组织每月进行一次激励、提高性培训。5.5.2培训对象:根据培训内容确定相关参训人员。5.6评价所提供培训的有效性5.6.1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了所需的能力;5.6.2每季度人事部门组织各部门培训负责人及员工代表,召开季度培训工作会议,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征求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制定下季度的培训计划;5.6.3人事部门加强对员工日常工作业绩的评价,可随时对各部门员工进行现场抽查,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应及时上报其部门负责人,安排培训、考核或转岗,使员工的能力与其从事的工作相适应;5.7培训的实施与考核5.7.1人事部门在训练前,应知会参训部门或人员。5.7.2内部教育培训,一律由内部培养的具有讲授能力的人员担当,参照《内部讲师资格表》。5.7.3培训后,授课讲师应执行培训考评,以验证培训的效果,培训考评可任意选择:口试,实际操作,笔试或心得报告。考评结果由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