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与2024年度校本研修培训计划汇编2024年度校本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坚持以进展为主题,以关注学校进展为根本,以促进同学的进展为宗旨,以老师为讨论的主体,为了学校讨论,在学校中讨论,基于学校讨论,讨论向学校回归,向老师回归,向教学实践回归,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进展。二、总体目标(一)通过开展校本教学讨论,解决我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改变教科研活动与实际教学活动脱节,不能指向学校自身问题解决的倾向;(二)通过开展校本教学讨论,提升老师教育教学水平,转变老师的教学理念和行为,汇总老师教学经验,积聚老师的教育教学智慧,让老师成为教育智慧的制造者;(三)通过开展校本教学讨论,改善我校教育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老师和同学的共同进展,共同成长。四、校本教研的基本原则和过程(一)基本原则1、“为了教学”:是指校本教学讨论的主要目的不在于验证某个教学理论,而在于“改进”。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的价值。2、“在教学中”:是指校本教学讨论主要讨论教学之内的问题而不是教学之外的问题;是讨论自己教室里发生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是讨论现实的教学问题而不是某种理论假设。第1页共5页3、“通过教学”:是指校本教学讨论就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发觉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将自己的日常教学工作放一边,到另外的地方做讨论。(二)基本过程结合我校现状,初步设定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经历以下几个基本过程。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总结和反思……根据“问题——设计——行动——反思”模式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要求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发觉和提出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把它转化为讨论的课题,设计操作办法,并在实践中实施操作。同时加强教学中的反思,要更加清醒的认识自身教学行为的当与不当,进一步清理自身教学行为变革的方向。要求每一位老师在课前、课中、课后常常有意识地问一问自己,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中是否已经达到?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预设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的教学进程之间有何区别?在课上又是如何处理这些区别的,处理是否得当?这次课自己感到比较得当的地方有哪些?存在的问题又有哪些?什么问题最突出?在下次课中打算如何克服这次课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和障碍才能做到?这次课上同学的参加状态如何?为什么会有这种表现?等等。上述所设定的四个基本过程构成了我校校本教学讨论相对完整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可以以一个学段、一个学年为单位,也可以以一个单元、一节课为单位。五、校本教研的主要措施(一)强化组织和管理,成立校本教研指导小组。校长为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以骨干老师为龙头成立教研组,按计划深化年级组、班级组听课、评课,第2页共5页力求做到融教研、科研、调研为一体。逐步成为校本教研的主力军。指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徐继艳(校长)副组长:石丹(教学校长)成员:葛淑娟、申玉梅、王志华(教导主任)赵涤阳王静、裴彩虹、管春英、郭娜、张春雨、张静、杨楠、孙丽杰、王勃、腾小丽。(二)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全体老师的科研素养。1、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灵活培训形式,全力提高老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组织老师外出参观学习考察活动,从先进或发达地区吸取教学智慧,获得灵感,解决我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每学年,组织老师通过先进的媒体收听收看专家讲座、讲学,积极鼓舞和支持老师参加各类教学讨论会议、学习和培训,提高老师的科研意识和水平。2、继续挖掘自身资源,开展各类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活动。3、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狠抓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4、创建促进老师专业进展的培训活动,全体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撰写教学案例及教学反思,并作为老师年度教研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构建“合作备课+相互观课+反思型说课+参加式议课课+领导评课”的合作进展型教研模式从而增强校本教研的时效性,提高校本教研的层次和水平。(三)改进和完善集体教研制度,提升集体教研的质量。1、确保校本教研的时间。继续坚持每周二下午为集体教研时间。2、拓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