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苗木立枯病和猝倒病课件VIP免费

苗木立枯病和猝倒病课件_第1页
1/23
苗木立枯病和猝倒病课件_第2页
2/23
苗木立枯病和猝倒病课件_第3页
3/23
苗木立枯病和猝倒病课件$number{01}目01苗木立枯病概述定义与特点总结词苗木立枯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土传病害,主要危害针叶树幼苗,导致根部和茎部腐烂,使整株植物死亡。详细描述苗木立枯病的特点是发病迅速,病程长,一旦感染很难治愈。该病主要在苗期发生,针叶树幼苗受害尤为严重。病菌主要侵染根部和茎部,导致组织腐烂,水分和养分输送受阻,植物逐渐枯萎死亡。发生规律与影响因素总结词苗木立枯病的发生与土壤湿度、酸碱度、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详细描述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土壤酸碱度不适宜、土壤贫瘠、有机质含量低等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增加苗木立枯病的发生率。此外,气候条件如降雨量、温度等也会影响病原菌的传播和繁殖。防治措施总结词预防和治疗苗木立枯病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苗床管理、药剂防治等。详细描述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苗木立枯病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加强苗床管理,合理施肥、控制土壤湿度等措施也有助于减少病原菌的侵染。在药剂防治方面,可以选择内吸性杀菌剂进行土壤处理或喷洒防治,以降低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02苗木猝倒病概述定义与特点总结词苗木猝倒病是一种常见的苗期病害,主要发生在育苗期间,对幼苗的生长造成严重威胁。详细描述苗木猝倒病是一种由病原菌引起的苗期病害,主要表现为幼苗突然倒伏、死亡。该病通常在育苗期间发生,特别是在连阴雨天气或排水不良的苗床上容易发生。病原菌主要通过侵染幼苗的根部和茎部,导致植株萎蔫、腐烂,最终死亡。发生规律与影响因素总结词详细描述苗木猝倒病的发病规律与环境条件、土壤、苗木猝倒病的发病规律与环境条件、土壤、水分、肥料等因素密切相关。在连阴雨天气、排水不良、土壤湿度过高、肥料使用不当等条件下,病原菌容易繁殖并侵染幼苗。此外,不同树种和品种的抗病性也有差异,因此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抗病性强的树种和品种是预防猝倒病的重要措施。水分、肥料等因素密切相关。防治措施总结词防治苗木猝倒病的措施包括选择抗病性强的树种和品种、加强苗床管理、药剂防治等。详细描述防治苗木猝倒病的措施包括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抗病性强的树种和品种,加强苗床管理,保持苗床排水良好、土壤湿度适中、肥料使用合理等。在发病初期,可以采用药剂防治,如喷洒百菌清、多菌灵等杀菌剂,以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同时,及时清除病株和枯死植株,并集中销毁,以减少病原菌的传播。03两种病害的鉴别诊断症状鉴别苗木立枯病的症状猝倒病的症状初期症状:幼苗出土后,在土中或土表茎杆上出现暗褐色病斑,表面有粘性菌丝体。初期症状:幼苗出土后,在幼苗茎基部出现水渍状病斑,很快变成黄褐色。后期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病部出现凹陷的病斑,扩大后环绕茎部,使茎部缢缩变细,幼苗干枯死亡。后期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病斑绕茎一周后,幼苗倒伏死亡。病原鉴别0102苗木立枯病的病原主要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引起,属于半知菌亚门。0304猝倒病的病原主要由腐霉菌(Pythiumspp.)引起,属于鞭毛菌亚门。防治方法的区别苗木立枯病的防治方法加强苗床管理:选择地势高、排水良好的地块,合理施肥。0102药剂防治:使用杀菌剂如敌克松、甲基托布津等处理土壤或喷雾防治。猝倒病的防治方法0304加强苗床管理: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地块,合理施肥。药剂防治:使用杀菌剂如甲霜灵、代森锰锌等处理土壤或喷雾防治。050604防治技术与实践农业防治选择对苗木立枯病和猝倒病抗性较强的品种进选用抗病品种行种植,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提高植物的合理施肥抗逆性。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除草、松土、排水,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精耕细作化学防治药剂拌种土壤消毒喷雾防治使用杀菌剂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杀死病原菌,减少病害的发生。在发病初期,使用杀菌剂进行喷雾防治,控制病害的蔓延。生物防治生物农药利用生物农药防治苗木立枯病和猝倒病,如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等。生物技术利用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培育抗病品种,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苗木立枯病和猝倒病课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