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会范文之州级德育先进工作者材料立足于农村教育做本人的最好——红石林学区推荐董绍奎同志为州级德育先进工作者材料董绍奎,男,小学一级老师,1984年9月出生,2002年7月参加教育工作,自工作以来,从偏僻的村组小学到如今的镇完小,该同志曾任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现任红石林学区教诲主任。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学科知识、灵敏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涵养和默默奉献的孺子牛精神,赢得了学生的喜欢、同行的认可。作为教诲主任,在搞好学校日常工作治理的同时,不断详细负责学校的德育工作。几年来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将来”的办学理念,当好校长的参谋,紧紧依托和团结带着全校师生,勇于实践,积极探究,扎实工作,使我校德育工作获得了骄人的成绩。一、以身作责,为全体师生做好表率为人师表,领先垂范。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他深知典范的力量是无穷的,因而,在工作中,他用科学实践开展观的理论武装本人、指导本人,要求大家做到的,他本人首先做到。在教学业务方面,他勤奋研究,刻苦学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他的典范示范作用下,全校师生构成了求真务实,踏实进取的工作和学习作风,为学校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底。二、锐意创新,立志搞好农村学校德育工作自担任学校的教诲主任后,他详细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工作中他立足农村小学的实际,结合本校的特点,不断创新,把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得更好。1、狠抓常规德育教育,促进良好适应的养成。在日常德育教育工作中,他在宏观上规划,细节上指导,紧紧依托和团结全校师生坚持执行德育计划。首先是加强校园文化建立,优化育人环境。其次是在详细学科中浸透德育教育。我校教育教学制度中明确规定: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展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的途径,科任老师应结合学科实际在教学中浸透德育教育。抓好行为标准教育,注重学生良好适应的养成教育。学校及班主任利用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班会等方式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以及校纪校规,并做到及时检查反应,经常检查学生的行为适应,发觉咨询题及时批判教育。加强了学生的自律认识,学校校风有了非常大的转变。2、扎实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抓德育常规,寓德育教育于各种详细活动之中。(1)常规治理制度化。日常规有学生一日常规检查制度,国旗升降制度等;周常规有周三团队活动、每周之星、流淌红旗的评比、升国旗及国旗下讲话等;月常规有一个活动主题、班主任工作考评等;学期常规有评选三好学生、文明学生等。工作制度化不仅标准了工作程序,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2)主题活动多样化为了培养学生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开展了一系列方式多样,内容丰富,生动爽朗的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加强了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促进老师们爱岗敬业、学生们认真学习,树立报效祖国的理想。(3)特色活动详细化以“感恩立志”为主题开展的演讲竞赛,以“庆贺建国60周年”为主题的班级合唱竞赛等。围绕“鼓励教育读书活动”这一主题,按照“学生主体、全员参与”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古诗文朗读”活动,让学生们通过古诗文诵读,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以《我的家乡红石林》校本教材编写为契机,开展家乡文化搜集活动,让同学们在搜集家乡文化的过程中感受家乡文化的魅力,从而教育和引导青青年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立家乡。3、深化开展教育科研,提升学校档次他参加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有效推进区域老师专业化开展”的课题研究,申报的《民族贫困地区学校有效老师专业开展评价研究》团队研究成果,被评为三等奖;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的《民族贫困地区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方式的研究》的课题,被州教育局评为三等奖;《我的家乡红石林》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已经结题,在校本教材《我的家乡红石林》一书的编写中,担任副主编,全面参与了教材的编写,教材已经印刷,并在三至六年级中起用;主持研究的微型课题《农村小学作业适应培养研究》被县教育科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