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2考试时间:150分钟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0分,共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5北京高考真题)图2为华北某地具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甲地陡峻,喀斯特地貌典型B、乙地低平,泥石流灾害频发C、丙村比丁村土层深厚D、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浅2.图示地区A、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B、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C、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D、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沿24°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以下2小题。3..该区域的河流流向大致是()。A.自北向南B.自南向北C.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4..下列描述符合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是()。A.土层深厚,千沟万壑B.水流平缓,水量丰富C.植被茂盛,生物多样D.气候高寒,寒潮频发图3为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岩层形态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5.P地的海拔最可能为A.0mB.500mC.800mD.1200m6.R段河谷的主要成因A.向斜槽部,挤压弯曲而成B.背斜顶部,流水侵蚀而成C.断层陷落,流水侵蚀而成D.雪域高原,冰川侵蚀而成下面的图3示意世界某区域,图4示意图3中甲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地质剖面,甲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主要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以下3题。7.关于图3中河流和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南半球,湖泊对河流能够起到削减洪峰的作用B.位于南半球,湖泊是河流的发源地C.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淡水湖D.位于北半球,湖泊一定是内流湖8.图4中,岩石形成时间的先后顺序为A.沉积岩I、岩浆岩Ⅱ、岩浆岩I、沉积岩ⅡB.岩浆岩Ⅱ、沉积岩Ⅱ、沉积岩I、岩浆岩IC.沉积岩Ⅱ、沉积岩I、岩浆岩Ⅱ、岩浆岩ID.沉积岩Ⅱ、岩浆岩Ⅱ、沉积岩I、岩浆岩I9.若图3中河流主要依靠雨水补给,当正常年份河流水量最大时A.亚欧大陆受冷高压控制B.我国北方秋高气爽C.台湾沿海地区处于台风活动频繁期D.我国东部沿海盛行东南季风图1是两组我国省级行政区划图,读图回答以下2小题。10.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B.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C.甲、乙两省以河流为界D.丙、丁两省均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11.对在甲、乙两省旅行常见地貌景观叙述正确的是A.远看成山,近看成川B.地表崎岖,谷深坡陡C.沟壑纵横,支离破碎D.平原为主,丘陵间杂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回答12-13题。12.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13.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14.读贺兰山东麓堆积地貌及其剖面图,回答问题。(1)描述图中地貌类型及沉积物分布特点。(2)以河流的出山口为界,说明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的变化特点及其所反映的地理现象。15.图4-36示意中国东部某区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扩大文化、软件和信息服务、商贸流通、金融保险等新兴服务出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提高能源、土地、海洋等资源的利用效率。(1)描述图示区域地形的主要特点。(2)分析R河河口地段多沙洲的自然原因。(3)据表4归纳R河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特点,并指出该变化对自然地理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4)分析R河三角洲经济区大力发展新兴服务业的社会经济原因。4-36题图0.2016衡水万卷作业五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C命题透析本题以华北某地局部示意图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区域地形地貌特点、泥石流形成、土壤形成和地下水埋藏等基础知识及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思路点拨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为化岗岩,而喀斯特地貌地区的岩石为石灰岩;泥石流易发生在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地表岩石破碎、地形坡度大的沟谷发育地区;乙地地势低平,不易发生泥石流;从图中可知,丁村比丙村地下水埋藏深;丙村位于河流下游,有利于泥沙沉积,土层比丁村深厚。2.【答案】D命题透析本题以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