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范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2015福建高考真题)下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1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2.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3.(2015•安庆校级模拟)(多选)为了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影响能量损失和储存的因素,科学家做了以下实验,用一种单细胞藻类喂养水蚤,以不同的速率添加单细胞藻类控制食物供应量,测定个体大小对净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GP代表水蚤同化的总能量,NP代表水蚤净生产量,等值线指相同数值的点组成的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的值代表单细胞藻类和水蚤之间的能量转化率B.单细胞藻数量小于2万个时,那么不管水蚤个体大小如何,值都会下降C.水蚤个体大和食物很充足时,值大D.值不能体现能量流动沿食物链逐级递减4.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太阳能(N1)呼吸散失生产者植物同化(N2)生产者生长发育和繁殖(N3)初级消费者摄入(N4)初级消费者同化(N5)残枝败叶和遗体粪便蜣螂(N6)分解者散失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C.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5.“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以沼气为纽带,将沼气池、猪禽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牛粪、猪粪直接施入沼气池,可以为沼气池中的微生物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B.建立该系统遵循的主要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C.该系统的主要成分是蔬菜,人、牛、猪等均为消费者,它们构成食物网D.由于废弃物的再利用,提高了该系统中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6.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C.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为(A2+B2+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7.如图表示“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中除草、治虫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B.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虫作物,利用了其间接价值C.饲养家禽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蛋率,这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D.该生态农业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8.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如图。某个时期,当地居民大量捕杀鼬,导致岛上鼠种群暴发,随后由鼠疫杆菌引起的鼠疫通过跳蚤使人感染。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在该岛上的蘑菇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B.兔与人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鼠疫杆菌与人的种间关系是寄生C.通常情况下,寄生在鼠身上的跳蚤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小于鼬对鼠种群数量的影响D.植物中的能量能通过3条食物链传递给鹰,鹰所处的营养级为第三和第四营养级9.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