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线运动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相同,则()A.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B.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C.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D.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路标2.(2015山东高考真题)距地面高5m的水平直轨道A、B两点相距2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小车始终以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可求得h等于A.1.25mB.2.25mC.3.75mD.4.75m3.(2015江苏高考真题)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和2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由静止加速到2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A.关卡2B.关卡3C.关卡4D.关卡54.如图所示,一滑块以初速度v0自固定于地面的斜面底端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又返回底端。取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下列表示滑块在斜面上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5.伽利略对变速运动问题研究时,坚信自然界的规律是简洁明了的,他从这个信念出发,猜想落体一定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而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它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但是,速度的变化怎样才算“均匀”呢?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t成正比,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x成正比。后来发现,如果v与x成正比,将会推导出十分复杂的结论。那么,十分复杂的结论是什么呢?下面关于这个结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是二次函数关系。B、物体运动的位移和时间之间的关系是二次函数关系。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速度成正比关系。D、t=0时刻,初速度和位移均为零。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6.一物体自t=0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有A.在t=6s时物体离出发点最远,最远为30mB.在0~6s内,物体经过的路程为40mC.在0~4s内,物体的平均速度为7.5m/sD.在5~6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做负功7.(2015新课标I高考真题)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AAtov0vtBtov0vtCtov0vtDtov0vtv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8.一水平传送带以2.0m/s的速度顺时针传动,水平部分长为2.0m,其右端与一倾角为θ=37°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斜面长为0.4m,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最左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0.2,试问:(1)物块到达传送带右端的速度。(2)物块能否到达斜面顶端?若能则说明理由,若不能则求出物块上升的最大高度。(sin37°=0.6,g取l0m/s2)9.(2015新课标2高考真题)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37°=)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1)在0~2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0.2016万卷周测卷(一)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A【解析】小球从A点掉下后做平抛运动,小球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由h=0.5gt得A点卸下的小球落地的时间为1s,根据匀速运动的特点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