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椎骨折护理外科学习目标•熟悉胸椎的解剖结构•了解胸椎骨折定义、病因、分类,临床表现、治疗•掌握胸椎骨折的护理•掌握胸椎骨折的功能锻炼•熟悉胸椎骨折的出院指导解剖结构颈(C7)胸(T12)腰(L5)骶(S5)尾(X1)颈(C7)胸(T12)腰(L5)骶(S5)尾(X1)定义1、人的胸椎骨有12块。2、椎体从上向下逐渐增大,横断面呈心形,其两个侧面上、下缘分别有上、下肋凹,与肋头相关节。p2)横突末端前面,有横突凹与肋结节相关节。3、第一胸椎和第九胸椎以下各胸椎的肋凹不典型。4、关节突的关节面几乎呈冠状位,上关节突的关节面朝向后,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朝向前。5、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各相邻棘突呈叠瓦状排列病因1、间接暴力所致(多数)如高处坠落、足臀部着地,亦可因弯腰工作重物打击背、肩部,使脊柱突然屈曲而致伤2、直接暴力所致(较少见)多为工伤或交通事故直接撞击胸腰部或因弹击伤3、肌肉拉力因肌肉突然收缩而致的横突骨折或棘突撕脱性骨折4、病理性骨折如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骨质疏松等。胸椎骨折分类1、单纯性楔形压缩性骨折:脊柱前柱损伤,椎体成楔行,脊柱仍保持稳定。2、稳定性爆破型:前柱、中柱损伤。通常是高处坠落时,脊柱保持正直,胸腰段脊柱的椎体因受力、挤压而破碎。后柱不损伤,脊柱稳定。但破碎的椎体与椎间盘可突出于椎管前方。损伤脊髓而产生神经症状。3、不稳定性爆破型:前柱、中柱、后柱同时损伤。由于脊柱不稳定,可出现创伤后脊柱后突和进行性神经症状。4、Chance骨折:椎体水平状撕裂性损伤。如从高处仰面落下,背部被物体阻挡,脊柱过伸,椎体横行裂开;脊柱不稳定。(屈曲牵张性骨折)1、局部疼痛、程度多剧烈且不能站立,翻身困难,搬动时病人常感疼痛增剧。2、骨折部位均有明显压痛及叩击痛。3、腰背部活动受限,肌肉痉挛。4、腹胀、腹痛,多系腹膜血肿刺激植物神经所致。5、神经症状,胸腰椎损伤时可能同时损伤脊髓和马尾主要症状是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和膀胱、直肠功能均出现不同程度功能障碍。临床表现辅助检查•1、X线检查:有助于明确脊椎骨折的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2、CT检查:用于检查椎体的骨折情况、椎管内有无出血及碎骨片。•3、MRI:有助观察及确定脊髓损伤的程度和范围非手术治疗适应症:稳定性骨折,脊髓无损伤或无受压者。1、应用弹力腰围2、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3、生活护理:1.患者应平卧硬板床,以保持脊柱平直,防止发生畸形或进一步损伤。2.受伤部位垫一适当高度的软垫,以维持腰部正常生理曲度,最佳垫枕高度为10-15cm。3.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4.翻身时嘱患者挺胸直腰绷紧背部肌肉形成自然内固定,轴线翻身。5.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大小便器。6.保持床单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无皱褶,有污染潮湿时及时更换。4、呼吸训练:1.指导病人进行深呼吸训练。2.指导病人吹气球或吹水泡,增强病人的呼吸功能和肺活量,防止肺部感染。胸椎骨折的治疗•手术治疗适用于不稳定型脊柱骨折,目的是解除脊髓神经压迫,纠正畸形并恢复脊柱稳定性。手术方式:1、(后路)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技术2、(前路)胸腰椎前路固定技术3、(前后路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前路钢板系统4、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5、微创经皮内固定系统6、人工椎体置换术腰椎骨折的治疗后路椎弓根钉固定技术2.胸腰椎前路固定技术(前后路联合)后路椎弓根螺钉系统+前路钢板系统案例介绍•床号:36姓名:许新旗•性别:男住院号:80814•民族:汉年龄:47岁•职业:工人入院时间:2019.5.14•入院方式:平车入院•诊断:1.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2.腰3/4、4/5、5/骶1椎间盘膨出3.腰椎退行性变4.阑尾炎术后2019-05-1411:43患者因重物(大米袋)压伤值腰背部外伤,出现胸背部疼痛,腰部活动受限而入院,无恶心呕吐,无胸闷计呼吸苦难,无腹痛腹胀,小便正常,大便未解,双下肢感觉正常,可值抬腿,既往20+年在外省行“阑尾切除术”,无高血压病及其他病史,入院体温:36.6℃,脉搏:77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8/95mmhg复测血压136/80mmhg,入院后予绝对卧床休息及腰围外固定正常,予冰敷胸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