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式营销潜规则及反思VIP免费

中国式营销潜规则及反思_第1页
1/8
中国式营销潜规则及反思_第2页
2/8
中国式营销潜规则及反思_第3页
3/8
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8页中国式营销潜规则及反思前些年有一本书叫《潜规则》,是写隐藏在中国5000年历史背后的历史秩序,一些不被人注意的潜在规则,比如:中国历史的“淘汰清官”和“论资排辈”等等,诸如此类。不同人眼中的世界是不一样的,透过不同眼镜看到的世界也是不一样的。一个二百五眼里的世界,也是二百五;一个文盲眼里的世界,就是文盲的世界;一个浪漫者眼里的世界,也必定是一个浪漫的世界。思想决定存在,意识决定眼界。我们做营销,同样如此。如果我们仅用营销的眼光去看市场,也许,只能看到营销。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从中国文化的角度、从中国人性格的角度、从中国历史的角度,来看待营销,也许,我们会看到另一个不同的营销世界,会找到不同的营销方法,甚至会创造不同的营销奇迹。此乃“跳出营销做营销”的方法,是发现营销潜规则的方法。为什么要跳出营销做营销呢?营销是一种专业,它已经是非常成熟的领域,已经有系统的经验和规律可循,但秉承营销专业者在面对前所未有的课题时,也常常犯盲人摸象的错误,陷于原有的营销视野不能自拔。在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上,在复杂多变的中国市场上,是没有现成的专业可循的西方的完善的营销理论也是有其局限性的,如果不跳出专业来审视营销,常常会走入死胡同。中国人常讲:“功夫在诗外”,写诗搞艺术如此,做营销也如此。一直以来,中国的营销和管理理论都来自于西方,难道西方的营销就全是对的吗?不一定。君不见,很多在国际上叱咤风云的跨国企业,进入中国后,仍然沿用其原有方法,结果折戟沉沙,中国市场经常演变成西方企业的滑铁卢。为什么?因为中国市场有它自己的运行规律,中国人有着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那是让很多外国人甚至外国专家都看不懂的。正是因为这样,所以才给了很多中国本土企业以机会,中国企业在与外资公司竞争时,实力和资金都不足,但仍然有一条非常重要的优势就是,中国企业对于中国市场的深入了解,对于中国消费者的深入把握,这是中国本土企业战胜跨国企业的一个法宝。李东生说:“20年前,中国企业家不看西方管理的书籍,那是无知;20年后,还只看西方管理书籍,那就是无能了。”他的意思是,中国人要在借鉴西方的营销和管理理论的基础上,要形成我们自己的营销方法和理论。“洋为中用”、“西学为用,中学为本”,借助我们对自己国情和对中国消费者的了解,找到中国市场自己的潜规则。第2页共8页第1页共8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8页要做营销,首先要研究消费者;在中国要做营销,首先要研究中国消费者;要研究中国消费者,首先要研究中国人的性格;要研究中国人的性格,首先要研究中国的民族文化和深层心理。有了这些,很多营销的潜规则应声而出。一、从中国人性格和文化角度来看营销按照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和心智资源理论,我们可以把中国人脑子里面的心智资源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外层,是最活跃的,就是大脑每天接受大量信息的那一层;第二层是相对稳定的,但也在改变,这个层面和特定的人群是有关系的,我们称之为时代烙印;第三层是超稳定的,是最深层的中国人几千年来形成的基因,就是中国人的文化沉淀这样,我们在做营销时,就知道哪一部分是应该迎合的,哪一部分是可以改变的,哪一部分是可以利用的。我们下面一层层地来讲。超稳定层超越了我们个人的生命周期,是文化积淀,比如中国人文化积淀上的几个万古不变的取向:家族取向,注重家庭伦理;关系取向,注重和谐和相互信赖;权威取向,注重对权威的依赖;舆论取向或面子取向,注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从众心理;漠视精确取向,不擅长于数据,做事喜欢模糊或不精确;人情取向,讲人情,不守纪律;等等。这些超稳定层不是容易改变的,它们在我们营销时,是可以利用的。对于第二层次,就是时代烙印,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烙印,60到70年代的人都有“文革烙印”和“改革开放之初的烙印”,比如:那个年代的人都记得电影《少林寺》,记得电视连续剧《上海滩》、《霍元甲》等等,这些时代烙印对我们做营销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式营销潜规则及反思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