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教处范文之学生行为标准教育和训练施行方案为了深化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习惯新情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公民道德建立施行纲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的假设干意见》等文件精神,把《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落到实处,使学生按《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奉城二中学生一日常规》要求本人,依照本校学生思想实际及德育工作的现状,特点拟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立的假设干意见》精神指导下,从要求学生“学会关怀、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指导思想出发,以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和二中学生一日常规的养成教育为根本线索,围绕学生周围发生和在日常生活中的咨询题,通过一阶段的活动,以到达把学生逐步培养成为行为标准的好学生。本《方案》是结合各种教学常规活动而进展的有层次、有针对性、以学生为主体、班主任为主导的系统教育,且具有教育的渐进性、针对性、全面性等特点。二、行为标准教育的内容我校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主要包含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本学期重点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文明礼仪养成教育举止是指一个人在活动中的姿势。它包括站立、行走、就坐、手势和表情等。文明的举止是一种涵养,是一种财富。1、热爱祖国,升国旗奏国歌时自觉肃立。2、见到老师、客人主动咨询好。3、自觉使用“请”、“您好”“感谢”、“对不起”、“再见”等礼貌用语。4、在接受别人的协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5、向别人请教,态度要诚恳。6、不打架,不骂人,公共场所不喧哗。7、不给同学起外号,不歧视身体有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咨询题时,不起哄、不嘲笑。8、集合做到“快、静、齐”,观看竞赛文明喝彩。(二)、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讲究卫生是每一个人应有的生活习惯。在现代社会中,小学生养成讲究清洁卫生的好习惯特别重要。它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表达了良好的个人相貌,又包含了对别人的尊重。1、勤洗澡洗头,勤剪指甲,勤换衣服,睡前刷牙、洗脸,指甲内无污垢,身体无异味。饭前便后洗手。定期整理和清洗书包。2、不在墙壁上乱写、乱画、乱贴、乱挂。3、保护环境,不随地吐痰,严禁在校园内乱扔果皮纸屑、垃圾。严禁把饭菜带进校园。三、行为习惯教育的施行步骤(一)学期期初宣传发动阶段(第一周——第二周)召开学生发动会。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通过学习,使学生悟出道理,到达晓之以理的目的。(二)自查阶段(第三周——第五周)《施行方案》,查找缺乏,注重不同类型的学生,采取针对性措施,进展矫正培养,使每个学生在原有根底上有所提高。要求学生在学习明理的根底上对照检查,反省本身,引导学生习惯逐步养成。(三)重点检查阶段(第五周——第十四周)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领导、检查、催促该《方案》的施行和落实。领导组成员在学校监视岗学生的配合下,每周进展评比。详细措施:(1)学生出现违规现象,第一次警告,第二次通报批判,累计三次取消其各级各项评优资历。(2)班级出现违规现象,一周内累计五次违规现象,则取消其本周流淌红旗评比资历。(3)班主任任教的班级,一周内累计发觉10人次违规,则取消其参评本学期各级优秀班主任及优秀辅导员评比的资历。(四)反应整理阶段(第十五周——第十七周)针对重点检查阶段的情况,在校会、老师会上公布,好的予以表扬,存在咨询题的班级和学生要进一步整改。(五)期末总结稳固阶段(第十八周——第十九周):为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个人终生受益,最终构成个人良好地质量,学校仍将不定时进展检查评比,成绩记入各班主任量化考核当中,以此催促活动落到实处。四、良好习惯养成的措施1、高度注重,常抓不懈。小学生日常行为标准养成教育不是靠某个人就能办好的,它需要学校上上下下共同努力,还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齐抓共管。它也不是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因而学校高度注重养成教育工作,把养成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建立长效评比机制,促进工作长期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