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气候的形成及其对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1.结合实例,掌握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综合思维)2.结合实例,掌握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综合思维)一、气候形成的影响因素1.太阳辐射2.大气环流(1)作用:促进了高低纬度地区之间、海陆之间热量和水分的交换,调整了全球的热量和水分的分布。(2)不同的大气环流形成不同的气候。3.下垫面因素(1)海陆差异气温一般同纬度地区,陆地上比海洋上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降水海洋上空气湿度及降水量一般比陆地大,而且海洋上降水量的全年分配也比较均匀气候形成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环流形成大规模的季风环流和地方性的局部环流(2)洋流①作用:在高低纬度间调节着热量和水分,对所经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有显著影响。②寒流和暖流的作用:暖流:暖流经过的地区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高,水汽含量多。寒流:寒流经过的地区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气温低,且寒流对大气底层有冷却作用,不利于空气对流,降水偏少。(3)地形①温度:坡向:阳坡和阴坡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不同,温度不同。海拔:海拔高的地区比海拔低的地区气温低。②降水:迎风坡:上升的湿润气流带来降水。背风坡:下沉气流形成干燥的天气。(4)其他因素:如地表物质组成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也不同,造成热量差异。4.人类活动(1)释放废热――→大气温度1(2)改变大气成分→大气的热力性质和气候发生变化(3)改变下垫面性质→局部地区气候变化→影响整个气候[特别提醒]图示影响气候因素之间的关系二、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1.自然景观(1)概念:是一个地方所呈现的自然风景或景色,包括植物和动物、地表形态、土壤类型、河湖特征等方面。(2)形成因素: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和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2.气候对自然景观形成的影响(1)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态和内在结构。(2)自然地理景观的差异。(3)自然地理景观的分布规律。(4)自然地理景观的变化。(1)大气环流是造成各地气候差异最根本的因素。()(2)受海陆位置影响,内陆地区降水都非常少,甚至无降水。()(3)我国长江流域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同纬度的西亚地中海沿岸地区则为地中海气候,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下垫面状况不同。()(4)气候只影响植物的形态和内在结构,不会影响动物的形态和内在结构。()(5)形成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最主要的因素是()A.太阳辐射B.下垫面C.大气环流D.人类活动[提示](1)×太阳辐射是造成各地气候差异最根本的因素。(2)×内陆迎风坡地区也能形成丰富降水,如我国天山西侧和北坡降水较丰富。(3)×我国长江流域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而同纬度的西亚地中海沿岸地区则为地中海气候,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不同。(4)×气候不仅影响植物的形态和内在结构,也影响动物的形态和内在结构。(5)B[海陆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最主要的因素。]影响气候的因素中国古诗中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白居易《大理寺桃花》中的诗句,又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是王之涣《凉州词》中的诗句。问题1(综合思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提示]地形(海拔)。2问题2(区域认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是指哪种地理现象?受其影响玉门关内外降水有什么差异?[提示]“春风”指东南季风。受东南季风影响,玉门关内降水多,玉门关外降水少。[归纳提升]1.太阳辐射对气候的影响影响原因由低纬向高纬形成热带、温带、寒带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同一地区气候的季节交替同一地区太阳辐射随季节变化2.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大气环流的状态直接决定着各地的天气过程,也就决定着各地气候的形成,因此它是形成气候的直接因素。大气环流形势不同,气候类型不同。气候类型气压带或风带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影响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冰原气候极地高气压带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受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中海气候副热带高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