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人口迁移与人口合理容量[考试说明]1.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一、人口的迁移与流动1.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2)世界人口迁移的阶段划分及特点:阶段影响因素特点人类社会早期(原始社会)自然条件经常迁移流动古代农业社会土地开垦、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等15~19世纪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通与殖民主义扩张由“旧大陆”流向“新大陆”,由已开发地区向未开发地区迁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城市的出现,旅游业的兴起,政治避难,地区经济差异等永久性定居移民比例减少,迁移形式趋于多样化[温馨提示]人口迁移的条件2.人口流动(1)概念:因某种原因临时或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不变更户籍的人口移动现象。(2)主要形式:民工流和外籍劳工。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1.最主要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2.其他原因:地区间距离、国家政策、文化背景等。三、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对环境的影响(1)迁出地: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2)迁入地:会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2.对社会经济的影响(1)建立起一批以移民为主体的国家。(2)促进了经济发展。(3)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与社会活动的限度。2.环境人口容量(1)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供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所能承受人口的最大负荷量,它是一个警戒值。(2)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3)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温馨提示]在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中,资源是最主要的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通过资源供应能力影响环境人口容量。3.人口合理容量(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我国谋求人口合理容量的途径:①实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②提高科技水平,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对资源的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一、知识联系串一串二、核心问题想一想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2.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产生哪些影响?3.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有何区别与联系?考点(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学法:研一题·悟一法·通一类](2016·江苏高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材料三如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月份123456789101112全年月均温/℃13.616.821.024.425.826.325.224.722.420.216.112.820.8降水量/mm4.23.510.011.745.4133.4207.1210.0140.961.220.51.5849.4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审题析题](在“____”上填关键点)题干解读关键词:“养老目的地”“气候条件”“地理原因”知识迁移人口流动的原因获取信息文字信息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老年人冬季怕冷图表信息信息1:从表中获得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对老人生活有利。信息2:从图中获得高速公路、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便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答案]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社会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因素的综合反映。从推力和拉力两个角度对比分析如表所示:推力(排斥力)拉力(吸引力)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环境恶化、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好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