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教学案目标案[复习目标]1.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2.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3.描述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4.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5.举例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6.阐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7.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8.认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性,关注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复习重点]1.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复习难点]1.说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概念[复习方法]课前导学、质疑讨论、反馈矫正、迁移创新预习案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结论1、信息的概念思考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1、日常生活中,一般将可以_______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与信号等称作信息。2、信息传递的一般过程:信息____→信息____→信息______。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1.结合平时的观察列举生物之间的传递信息的实例。2.讨论后从物理、化学行为等方面对列举的实例进行分类。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很多,依据信息的传递方式,一般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营养信息四种类型。1、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通过传递的信息,称为物理信息。2、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一些可以传递生物信息的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动植物的许多__________都可以传递某种信息,这种______________通常被称为行为信息。例如:4、食物和养分的供应情况称为营养信息。例如老鹰以鼠为食,猞猁与雪兔等。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分组讨论,归纳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_______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__________________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的传递还能调节生物的_________以维持__________的稳定。4、信息传递的农业生产中的作用阅读教材举例说明1、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两个方面: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目前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大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利用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的_________。5、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概念利用教材中的“问题探讨”展开讨论并引导学生认识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生态系统具有的______________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1.教师提出数个实例,让学生讨论生态系统是如何通过自我调节达到稳定状态的。例如:⑴为什么森林中害虫的数量不会持续大幅度的增长?⑵我国西北的黄土高原生态系统为什么会崩溃?2.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二号失败的原因。1.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性,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2.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的基础。3.按“思考与讨论”中的要求构建反馈调节的概念模型。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_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__超过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也就难以恢复了。7、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举例让学生讨论2.让学生讨论比较草原、北极苔原、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谁强谁弱?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___。前者的核心是“抵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状”,后者的核心是“遭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状”。2.一般说来,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______________稳定性就越高;反之越弱。8、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图片、照片、录像片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______________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要适度,不应超过______________;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_____________投入,保证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的协调。学习案考点一、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