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我国的宗教政策》教案新人教版一、我国的宗教概况1.宗教的本质和起源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虚幻的反映,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宗教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水平而出现的社会现象。宗教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是自然压迫的产物。宗教产生有认识根源和社会根源。2.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3.宗教的社会作用从社会意识形态来说,宗教是唯心主义世界观,但宗教不同于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制度下,宗教往往有着不同的作用。在阶级社会中,宗教主要起着消极作用:第一,宗教是剥削阶级用以维护其统治的工具。第二,宗教充当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扩张的工具。第三,宗教对认识和改造自然有着阻碍作用。第四,宗教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范围内,宗教也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第一,宗教的产生,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时下层群众的某些政治经济要求,对社会发展产生过进步的影响。第二,宗教对文化艺术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第三,宗教的一些教义、教规,宗教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调整人际关系的作用。4.我国的宗教状况我国和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一样,有多种宗教并行流传。★我国的五大宗教:佛教传入我国已有2000年左右的历史,其他的宗教,伊斯兰教有1000多年的历史,基督教、天主教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国传统的道教更是历史悠久,它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渊源可追溯到原始宗教中的巫术和求长生的神仙方术。信教人数在我国总数中只占很少的比例但绝对数字是不少。(有些少数民族几乎全民族都信教)国际宗教界的友好往来和文化学术交流活动已成为中国民间对外交往的组成部分。5.我国宗教状况的变化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深刻的社会改造和宗教制度的改革,我国宗教状况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①宗教已成为教徒独立自主自办的事业。②宗教组织已成为联系各自信教群众的爱国组织。③广大信教群众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力量。他们能够把爱教同爱国、爱社会主义制度结合起来,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1④我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宗教问题上的矛盾主要是人民内部矛盾。二、我国的宗教政策我国宗教信仰者大约有1亿左右,他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力量。1.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1)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2)政府要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3)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4)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实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必要性(1)符合宗教自身规律。(2)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3)有利于团结信教群众。三、树立科学世界观,反对各种迷信活动1.反对封建迷信活动(1)封建迷信的含义(2)正常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关系封建迷信活动与一般迷信思想的区别首先,二者的性质不同。封建迷信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骗钱骗财的违法犯罪活动,而群众中的一般迷信思想和行为则属于思想认识问题。其次,二者的解决方法不同。对于封建迷信活动要依法惩处,加以取缔,对一般的封建迷信思想则要通过说服教育加以解决。(3)国家对封建迷信的政策对于封建迷信活动国家依法惩处,加以取缔;对于一般迷信思想通过批评教育进行引导。2.反对邪教,抵制邪教活动(1)邪教的含义(2)邪教的共同特点和本质①共同特点:秘密结社、崇拜教主、宣扬末世论、思想上控制教徒、聚敛财富、反抗社会、残害教徒身心②共同本质: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1.(2008广东单科,16)据2004年《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统计,西藏自制区共有藏传佛教活动场所1700处,住寺僧尼4.6万人;清真寺4座,伊斯兰教信徒约3000余人;天主教堂1座,信徒700余人,各种宗教活动正常进行。这表面()我国保护各种宗教活动A.我国人民享有充分的宗教信仰自由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保护信仰宗教的自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