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第一课时)【课标要求】1、知道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2、举例说明地形、气候、河流、自然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交通、经济基础、政治、文化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3、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己熟悉的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教学重点】城市的区位因素【课前预习】【课堂探究】[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图”,并结合课本“自然因素”部分,完成下列表格:表2-2-1自然因素城市分布规律原因城市举例[探究活动2]阅读课本“社会经济因素”部分,完成下列表格:表2-2-2社会经济因素举例发展变化[探究活动3]阅读关于武汉市的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城市的区位选择自然因素:、、、等社会经济因素:、、、等新的影响因素:、等影响减弱:、等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自古至今始终起影响:、等材料:武汉市是湖北省省会。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横贯市区,水运发达。武汉是中国主要铁路枢纽之一,有京广、武麻等铁路线联结。武汉现已发现33种矿产,储量最大的是冶金辅料和建筑材料,附近有丰富的铁矿资源。武汉位于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江汉平原,农业发达。武汉工业基础雄厚,形成了以冶金、机械、汽车、电子、纺织为支柱的工业体系。近些年,武汉高科技和旅游业发展迅速,金融业日益发达。(1)在课本“中国地形与特大城市分布图”上找出武汉市的位置。(2)根据材料分析武汉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课堂效果检查】1、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很大,下列位置不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是()A.河流的发源地B.河口附近C.河流干支流的汇合处D.河流水运的起点和终点2、从气候对城市区位的影响看,通常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A.热带雨林地区B.气候干旱地区C.气温适宜、降水适度地区D.高纬度沿海湿润地区3、从地形对城市区位的影响看,目前我国的特大城市多分布在()A.东部丘陵、河谷地区B.第一级阶梯C.第二级阶梯D.第三级阶梯辽宁省在清王朝时期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开垦。清王朝灭亡后,短短百年的时间,辽宁省成为拥有人口超过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据此完成4-6题。4、导致清王朝时期辽宁省城市发展缓慢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B.政治C.宗教D.交通5、与辽宁省成为人口超过百万城市最多的地区关联不大的区位因素是()A.交通B.矿产资源C.经济基础D.宗教和军事6、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A.人口迁移是辽宁省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B.军事、宗教等因素对城市区位影响已经衰弱C.城市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D.科技对城市区位影响最大7、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带发育关联不大的自然因素是()A.气候温暖湿润B.河网密集C.矿产资源丰富D.临江面海的地理位置8、世界上一些著名河流两岸,城市比较密集,主要原因有(双选)A.河流为城市增加一道风景线B.沿河分布的城市都有利于防卫C.河流是城市主要水源D.河流便利的水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课后作业】1.读图2-2-1,回答下列问题。⑴乙城市形成的原因是。(2)丙城市形成的原因是的汇合处,因为有大量。(3)丁城市则处于的位置,因此它既是港,又是港。(4)甲乙丙丁四城市的共同区位因素是河流提供的条件。2.下图中ABC三个聚落中哪个有可能发展成城市?为什么?3.读“兰州市略图”,分析回答问题。(1)从地形上说,兰州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上;从气候条件上说,兰州位于我国西北部的________地区,年降水量约为________毫米左右。(2)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布局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A.矿产资源的分布状况B.政治经济的发展图2-2-1C.交通运输的需要D.地形和河流的分布(3)从河流对城址选择的关系看,兰州属于()A.两条大河的交汇处B.陆上交通线过河点位置C.河流水运的起点D.内河航线的终点4.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五个城市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2)A、C、D城市兴起的共同区位因素是()A.平原地形B.气候温暖C.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