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关注癌症从容说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大约有600万人死于癌症,死亡率居第二位,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最具危害性的疾病之一。在学习了细胞的生长、增殖和分化的知识后,可以把癌细胞看作是人体中一部分生长、增殖和分化失去控制、偏离了正常生长轨道的细胞。癌细胞不但生长旺盛,增殖能力强,还能极快地发展起抗药性,所以癌症的治疗十分困难。近年来,关于细胞的分化和癌变的研究已经成为细胞生物学的重要课题。本节课安排了一个“细胞是如何癌变的”。积极思维活动,就是希望学生学习在给出了事实的基础上积极思考癌变的原因和过程。对于癌症而言,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如何避免环境污染、远离致癌因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积极参与防治癌症的工作,不仅是医务工作者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本节设置了1个“积极思维”、1个“继续探究”、1个“走近职业”及1个图群。1个“积极思维”是“细胞是如何癌变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种环境因素致癌的评价”,让学生理解致癌因素的广泛性,了解几种环境因子的致癌作用。1个“继续探究”是“设计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防治肺癌的方案”,引导学生从互联网和书刊中搜集、查阅相关的科普资料,掌握致癌因子的作用以及癌细胞的特征。1个图群是“癌症发生理论的一种模式示意图”,教师可以课件方式展示,显示动态过程,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图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教学重点1.癌细胞形成的原因。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3.致癌因子。教学难点致癌因子的多样性,癌变过程的复杂性。教具准备几种环境因子致癌的评价表,癌症发生理论的一种模式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三维目标1.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和致癌因子。2.懂得恶性肿瘤的防治方法。3.引导学生阅读“各种环境因素致癌的评价”和“癌症起源的标准模式示意图”,让学生理解致癌因素的广泛性和细胞癌变的复杂性。4.引导学生讨论肿瘤防治的策略。5.引导学生从互联网和书刊中搜集、查阅相关的科普资料,掌握致癌因子的作用以及癌细胞的特征。6.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普及科普知识。7.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8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第1课时癌细胞的形成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正常机体内的细胞,有的在生长、分裂或分化,有的在凋亡(如肠上皮细胞);有的虽然不再分裂和分化,但是执行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如心肌细胞和神经细胞)。细胞的生命历程使我们联想到人的寿命,人类没有食物链上的天敌,却有威胁生命的杀手——疾病。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是什么呢?推进新课板书:一、癌细胞的形成师当今社会,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什么?生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是心血管病、癌症、艾滋病、糖尿病。师(1)癌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2)在美国,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疾病而居第二位。(3)据我国2000年卫生事业发展情况统计分报,城市地区居民死因第一位为恶性肿瘤,其次为脑血管病、心脏病。(4)我国最为常见和危害性严重的肿瘤为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白血病及淋巴癌等。师癌症的发生是因为细胞癌变。生物体内有的细胞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正常的细胞是如何转变成癌细胞的呢?环境中的致癌因子有哪些?课件展示:几种环境因子致癌的评价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几种环境因子中可以归纳出哪几类致癌因子?它们起到什么作用?生可归纳出三类致癌因子。第一类是物理致癌因子,主要指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第二类是化学致癌因子,有许多,工业产物中的石棉、砷化物、铬化物、联苯胺、亚硝胺黄曲霉毒素等,从烟草的烟雾中可分析出20多种化学致癌因子。第三类是病毒致癌因子,是指能使细胞发生癌变的病毒。这些致癌因子可能通过改变正常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结构或功能使其变为癌细胞。师细胞是如何癌变的?人生来就有癌基因吗?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并讨论。师癌基因是存在于人类或动物细胞以及肿瘤病毒中固有的一类基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