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8.3同底幂的除法(1)一、教学目标:1、经过探索同底幂的除法法则的过程,掌握同底幂的除法法则,并能运用同底幂除法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2、经历演算、交流、观察、比较,进一步发展有条理的思考推理和表达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同底幂的除法法则及其运用;2、教学难点:底数为负数,底数为相反数。三、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个人主页(一)情境创设1、幂的意义?2、同底幂的意义?3、P47引例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中需要相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二)探索活动活动一:计算下列各式P74做一做三个小题1、从幂的意义解析:如(1)=(2)===2、观察、发现,提出一般性,即:当a≠0,m,n是正整数,且m>n时=3、归纳: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同底幂的除法的演算,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用简练而准确的语言描述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三)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数学概括)(1)符号表达:(m,n是正整数,m>n)(2)语言表述: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注:让学生经历探索的全过程,感受法则生成的过程中幂(如am)的描述方法和注意事项,掌握同底数的除法法则的描述和表达。(四)运用法则例1情境创设中提出“人造地球卫星的速度”。例2计算P47(1);(2);(3);(4)(m是正整数)分析:这里的四个小题都是同底幂的除法,不同的是底数表现形式,即有正、负之分,因此对计算过程和结果应多加提示。例3计算(补充)(1);(2)(3);(4)分析:这些题都可用同底幂除法的法则计算,其中第(1)题应首先化异底为同底,第(2)(3)题的底数为多项式,视为整体,即可运用同底幂除运算。当然第(3)题先要化异底为同底,这里的是相反数。(五)发展延伸1、P48练一练、2、补充:(1)学习手册P30;(2)补充习题P24;(3)填空:①43×()=410;②520÷()=512③()÷x4=x8;④(a-b)10÷=(b-a)2(六)小结和思考1、本节学习什么内容?2、经过本节内容的探究和学习,你在认知过程的收获是什么?(引导学生从知识生成过程中,知识运用过程中思考,回答)(七)作业布置:1、书面作业:必做题P501、2,选做题P5052、自主学习:补充习题,学习手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