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7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7页(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关的发展:1劳关主体利益明晰化.劳关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利益关系,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劳关的这种性质特点被掩盖2劳关类型多样化.多样化指劳关不再是公有制的一统天下,除公有制劳关外,非公有制劳关会得到发展3劳关的形成合同化.基于劳关主体的明晰和利益的多元化,以劳合的形式建立劳关4劳关运行的市场化.按市场机制和规律规范劳关的运行是市济条件下的必然结果5劳关规范的法制化.市济本质上是法制经济.在市济条件下,劳关在构成,运行,处理等方面将全部实现法制化.法律原则,法律方式是规范劳关的主要依据(案)*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合的情形:1劳动者患职业病或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劳动者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3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案)*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合的情形:1在试用期内的2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3用人单位未按劳合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的(简)*劳合制度的作用:1劳合制度是建立劳动力市场的重要条件2有利于保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3有利于劳动力的合理使用和合理流动4增强企业社会责任5有利于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6促进劳动法制建设*劳关:指劳动力所有者(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用人单位)之间,以实现劳动为实质而发生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关系*劳关中的劳动:1从主体看,它是以职工(雇工)身份所从事的劳动2从目的看,它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职业劳动3从性质看,它是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4从形式看,它是用人单位内部有组织的集体劳动*劳关所指的劳动力:按形态分:1潜在形态和外在形态2商品形态或非商品形态*劳关的特征:1它以劳动为目的,以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为方式,在人们运用劳动能力,作用于劳动对象,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如果劳动力不投入使用,不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不进入劳动过程,便不会产生劳关2它具有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双重属性3它的主体一方固定为劳动力所有者和支出者,即劳动者;另一方固定为生产资料占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即用人单位.其中,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及前后都是劳动力的所有者,且在劳动过程中还是劳动力的支出者;用人单位以占有生产资料作为其成为劳动力使用者的必要条件4它以劳动力的使用为核心,形成了二元权利结构.在劳关中,劳动力所有者以依法能够自由支配劳动力,且获得劳动力再生产保障为基本标志5它是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属性相结合的社会关系6它是平等性与隶属性兼有的社会关系.其平等性表现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通过在劳动力市场相互选择和平等协商,以劳合的方式确立劳关,并可通过平等协商来延续,变更或终止劳关7它的确立,变更和终止及在劳动过程中主体的权利义务,都以特定方式实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经济体制下,实现方式有所不同*劳关主体:指劳关中劳动力的所有者和劳动力的使用者,即拥有劳动力的劳动者和使用劳动力的用人单位.其中劳动者亦称劳动主体,用人单位亦称用人主体*建立劳关的条件:指建立劳关的双方主体,即劳动主体(劳动者)和用人主体(用人单位)所应具备的资格1劳动者的资格.指公民建立劳关,成为劳关主体的必备条件,一般由法律规定.它包括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两个方面⑴劳动权利能力.指公民依法能够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它是公民成为劳动者.劳动者成为劳关主体的必备条件⑵劳动行为能力.指法律认可的劳动者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资格.它是劳动者参与劳关的实质性条件2用人单位的资格,又称用人主体资格,指使用劳动力所必须具备的法定前提条件.它决定用人单位能否与劳动者建立劳关和建立什么样的劳关.用人单位的资格由有关法律规定,包括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两个方面.用人权利能力,指用人单位依法能够享有用人权利和承担用人义务的资格.它表明用人单位依法享受哪些用人的权利和承担哪些用人的义务*劳关的运行:指劳关形成和存续的动态过程.它表现为劳关的发生,延续,变更,中止,终止等一系列环节和在这些环节之间,劳动主体和用人主体相关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第2页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