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人体与外界气体的交换【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素材,观察模型和示意图,能够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2.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素材,参与演示探究活动,能够说出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解释呼吸运动发生的原理。3.通过阅读文本、观看课件及素材,参与演示探究活动,能够概述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教学重点】肺泡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呼吸运动发生的原理,概述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教学难点】通过呼吸模拟,解释呼吸运动发生的原理;概述肺泡内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过程。【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准备秒表,人体呼吸系统模型,肺泡的模型,皮尺,去掉针头的注射器(12只),烧杯、澄清石灰水、塑料管等实验用品;制作课件、多媒体图片等。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肋骨和胸骨运动模型(硬纸条、皮筋、图钉),膈肌和肺泡容积变化模型(圆形饮料瓶,Y形玻璃管,橡皮塞,小的红色气球,橡皮膜)【教学内容】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导入上一章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的生活需要营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在饥饿状态下的生命极限最多7天。3天不进食或者7天不喝水,就会面临死亡的威胁。而人憋气能够憋多久?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看谁憋得时间长?通过游戏我们体会到呼吸对人体是多么的重要,但为什么屏住呼吸会感到学生共同做小游戏,体会并说出憋气的感受,开始新课的学习。胸闷,头晕?呼吸时我们的胸口为什么会起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探讨的问题。2.呼吸系统的组成大家应该都有感冒的经历:鼻塞,呼吸不通畅,那么气体由鼻腔经过哪些器官到达肺的呢?请大家阅读课本P23中图3.2—1呼吸系统的示意图描述出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展示呼吸系统动画及视频,请同学上台,拿着人体呼吸系统模型指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思考:感冒时鼻塞,我们常常会用口呼吸,感觉口特别干,“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教师说明: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我们称作呼吸道。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学生先阅读课本,然后上台拿着人体呼吸系统模型指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器官。思考问题,根据老师的引导,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3.肺泡与外界气体的交换呼吸系统是人体呼吸的结构基础。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就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首先我们来探索呼吸的第一个过程,肺与外界是如何进行气体交换的?播放视频:有关胸廓、胸腔的视频片段。让学生通过视频,认识胸廓是由脊柱、胸骨、肋骨围成的笼状支架。根据看到的视频和图片展示,同位之间相互找出有关胸廓的结构。我们在呼吸的过程中,胸廓会发生什么变化?请同学们将手按在自己的胸骨或肋骨上,深深的吸一口气,在缓缓地呼气,仔细体验吸气和呼气时胸骨、肋骨、胸廓有没有变化?如何变化的?通过我们的体验与测量可知:吸气时肋骨、胸骨上升,胸腔扩大;呼气时肋骨、胸骨下降,胸腔缩小。,呼吸运动的动力也来自于骨骼肌的舒缩,产生呼吸运动的骨骼肌是肋间肌和膈肌,它们的舒缩产生的动力是如何引起胸骨、肋骨变化的呢?学生实验活动(一)各小组用自制的“肋间肌舒缩引起肋骨与胸骨的运动的模型”进行实验活动。学生实验活动(二)各小组用自制的“膈肌舒缩引起胸腔容积改变的模型”进行实验活动。讨论: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引起的肺容积的变化,分析肺容积发生变化的原因。亲自体验,得出结论:吸气时肋骨、胸骨上升,胸腔扩大;呼气时肋骨、胸骨下降,胸腔缩小。学生回答:来自于骨骼肌的收缩和舒张参与实验探究活动,讨论老师的问题,了解肺容积的变化原因。4.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人体的每一个组织细胞,它们需要氧,所以氧气到达组织细胞,还有漫长的过程。我们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你知道我们吸入身体的空气成分学生回答:氧气、二氧化碳。观察图片,明确空气的具体成分。有哪些吗?展示我们每天呼吸的气体成分图片。过渡:呼吸仅仅是氧和二氧化碳的变化,人体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变化呢?这种变化又有什么重要意义呢?下面让我们按照探究的一般过程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