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什么是土地?土地有哪些特性?2.简述土地与土壤、国土的差别。3.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4.简述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5.简述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区别与联系。6.新中国成立后土地资源研究工作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7.面对21世纪愈演愈烈的人地矛盾,土地资源学的作用将日益重大,请简要阐述土地资源学今后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回答1.什么是土地?土地有哪些特性?答: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对土地的认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土地是综合体;②土地是自然经济的产物;③土地是地球表面的陆地部分;④土地是一个立体的三维空间实体;⑤土地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土地的特性有:(1)资源属性: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2)资产属性:供给的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个体的异质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值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流通的特殊性;(3)生态属性:支撑功能、养育功能、净化功能;(4)工程属性;(5)社会属性;(6)权籍属性。2.简述土地与土壤、国土的差别。答: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国土系归某一个国家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即受一国主权管辖的区域,国土不单指土地,而是国家管辖的地理空间,广义上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它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土壤是在气候、母质、生物、地形和成土年龄等诸因子综合作用下形成的独立的自然体。土地与国土:从范围来看,国土包括领土、领空、领海,超过土地范畴;从目的看,国土强调主权意义,即国与国的关系,而土地是自然社会综合体,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土地与土壤:从相互关系来看,土壤仅仅是土地的一个组成要素;从本质上看,土壤的本质特征是其具有肥力;从形态结构上看,土壤是处在地球风化壳的疏松表层,而土地是由地表上层的近地面气候(大气圈)、地表层的生物圈和土壤圈以及地下层的水圈和岩石圈组成的立体垂直剖面。3.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答:土地资源学的研究内容:①土地资源学基础理论研究:土地、土地资源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性研究;土地资源构成要素分析。②土地类型和土地资源类型: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③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特征研究。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资源评价。④土地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人与土地的定量关系研。⑤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包括区域土地利用优化模式研究、区域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⑥土地资源的保护与管理:包括土地资源的保护、土地资源管理、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4.简述土地与景观、环境的区别与联系。答: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景观指土地的具体一部分,与土地存在外延上从属关系;土地侧重于社会经济属性,景观强调其美学、生态价值及长期效益;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它们以实体或非实体形式存在。景观是指构成人类环境的实体部分。5.简述土地与土地资源的区别与联系。答: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其性质随时间不断变化;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将来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严格地讲,土地与土地资源是有区别的。土地的概念是我们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总称,它包括了一切类型的土地;而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