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课标分析知识与技能: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的概念、来源、波长等只作一般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像是通过作用气候、地球电离层和磁场而发生的,主要包括磁暴、无线电短波通讯被干扰、极光和气候异常等。教材涉及太阳活动的概念、标志和周期需要明确,而太阳大气分层及对应太阳活动现象只作一般了解。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归纳总结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进而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本节多次采用了统计图表,应该引导学生掌握读此类图表的方法和程序,并学会对图像信息进行概括提取,其中要对18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变化统计图(图1.13b)的曲线进行趋势化处理。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的分析,引导学生感受事物之间的几种相关关系,并树立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二、学情分析:本节中太阳能量来源等内容,涉及了学生不具备的其他学科知识,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建议对这些内容采用讲授法,同时提供生动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学生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这部分并不陌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讨论,在发散的基础上归纳。三、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作为重点是因为它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关系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相互作用以及分布和变化规律,是认识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形成地理环境的基础。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作为重点是因为它在地球上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地理现象,对人类发展有重要影响。教学难点: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作为难点是因为学生对相关的理化知识欠缺,要完全理解对于高一学生难度很大,需要教师不要过多涉及发生机制,多用比喻方式说明。四、教材分析:本节主要阐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是从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个方面来阐述,通过图片的形式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不应让学生记忆这四个方面,需要归纳为:(1)直接或间接(化石燃料)为地球提供大部分能量。(2)维持四大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决定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图1.9及活动主要说明太阳辐射纬度分布差异导致了自然景观的地域差异,这个差异是地球形状对太阳辐射改变的结果,并非太阳辐射对地球的直接影响,不宜在此展开和深化,可以删去。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则以案例分析进行阐述。对太阳大气层的外部结构及太阳活动现象对应关系要弱化。运用了实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影响,并从地球磁场、地球电离层和用心爱心专心1气候异常等方面归纳。气候周期变化与太阳活动有相关关系,可参见中图版教材P11太阳黑子活动与年降水量变化图(图1-2-1)说明。教材最后的活动题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太阳黑子的变化,明确太阳活动的标志及其周期性,并能过对相关曲线图作趋势性和周期性分析。五、学习目标:1.结合自身生活,分析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图(图1.7)和相关文字,举例说明太阳辐射直接或间接为地球提供大部分能量;维持四大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决定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2.了解太阳活动的概念、说出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结合太阳黑子和太阳耀斑图文资料(图1.11和1.12),说出黑子和耀斑的简要特征;分析1985—2000年太阳黑子数量变化统计图(图1.13),说出太阳活动的周期性。3.根据太阳活动时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粒子和电磁波,推导太阳活动对地球大气电离层、极区高空大气、地球磁场和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影响。六、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启发式讲授法。根据教材配套光盘获取相关图片和资料自编课件。七、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标要求引入:同学们刚参加完军训归来,为什么晒得这么黑?太阳给地球带来哪些影响?思考回答设置情境,启发引入引导分析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图(图1.7)和相关文字。(1)结合自身生活,举例说明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2)归纳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直接或间接(化石燃料)为地球提供大部分能量;维持四大圈层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决定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分析资料归纳影响阐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