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转盘游戏》教案一、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七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第三环节活动探究;第四环节验证明确结论;第五环节运用巩固;第六环节课堂小结;第七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课前准备1.教具准备:每小组准备两个如图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全班半数人作成图a式样,半数做成图b式样,每人再准备6—8张不同的卡片,每张卡片上写上4-6个-10—10之间的数字(如果为了防止部分学生做得粗糙,转动不便,也可教师先行准备.)当然,有条件的学校,在学生转动的基础上还可以结合多媒体演示,效果可能更佳。2、活动内容:制作转盘某茶社在圣诞、新年到来之际,为了吸引顾客,凡光顾的消费者均可参加茶社组织的转转盘打折付款活动:共设6种打折方式,分别为原价、九折、八折、五折、两折、免费。问题:从商家的角度出发,该转盘应如何设计才合理?(打折方式还可自己发挥)活动目的:通过这样的活动,希望学生从实际生活的思考中获取更多的信息,体会转盘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思考和研究的学习品质;同时,做好的转盘为学生思考、分析转盘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源于学生亲手制作的教具,必将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活动实际效果:学生制作的转盘形式多样,因为活动要从商家角度考虑,学生还想出各种“招数”,充分展示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数学的高涨热情。第二环节情境引入活动内容:1、展示学生作品(转盘),创设情境效果:通过这一活动可以了解,学生对可能性问题有多少了解和认识。2、事实上,在公园里、在一些娱乐场所,有许多类似这样的游戏供人们娱乐;在商店里,商家为了促销商品,也设计了许多游戏,你参加过这些游戏吗?(ppt展示)下面我们将研究这些转盘游戏中的可能性问题。第三环节活动探究活动一:取出教师准备好的几个转盘(如右图),是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转盘。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时,指针落在什么颜色区域的可能性大?(1)先数一数:整个转盘共分几格?其中红色区域占百分之几?白色区域占百分之几?猜测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在什么颜色的区域的可能性大?猜想:。(2)操作与统计。一个同学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转动时,另一个同学记录指针落在什么颜色的区域。交换转动,统计结果,填写下面的表格。区域的颜色指针落在的区域统计总次数占总次数百分率红色白色(3)重复转动10次以上,小组统计落在红色区域和白色区域的总次数,比较这两种次数,分析试验结果:。(4)操作活动结束后,全班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分析试验结果,得出结论:在这个转盘中,红色区域的面积大,白色区域的面积小,因此当转盘停止转动时,指针落到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大。说明:1、教师如果没有准备转盘,还可让学生在他课前做好的转盘上,作简要的改动,既可做到人手一份教具。2、学生可以用写“正”字的方法统计指针落在什么颜色区域。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本校计算机房上课,课前在教师机和每台学生机上装已做好的flash课件(附后:红白区域转盘),以便课上学生操作课件。通过人机互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操作中都有不同的发现,更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兴趣。目的:从简单的转盘游戏开始,使学生在生活经验和试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指针落在哪个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哪个区域的可能性最小?以及可能性大小与面积的关系。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在思考中、猜测中不断探讨,统计、分析、验证得出不同的结论,在交流中逐渐加深对可能性事件的认识。此外,如果有条件在计算机房上课,学生人手一机让每一个学生自己操作课件,可以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也是新教材改革所倡导的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在操作之前可引导学生先猜测思考,再亲自操作实验,最后借助机器验证猜想,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猜测—操作—验证”的探究过程;而且,通过课件让学生在电脑上完成转盘旋转的过程,可以弥补实物操作中由于学具制作水平参差不齐的不足。效果:从转盘游戏中看出可能性大小的一些规律,通过游戏能自己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在推理过程中,感受数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