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类项单元背景本节课选自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2节,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在学习了用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多项式以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上,对同类项进行合并、探索、研究的一个课题。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本节课时两课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应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和时间去探究学习。本节课我只安排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其初步应用,把合并同类项的熟练应用放在第二课时。课时设计说明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本课时的内容要求,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建立感念,归纳法则——应用——小结与反思”这样的程序展开教学,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法,以导为主,采用设疑的形式,结合丰富的现实情境,特别是一些能够亲身感受或具有一定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逐步挖掘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是我在设计教法中的指导思想。本节课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更直观,利于对知识的全面认识,从而更好的理解同类项的概念,掌握同类项的法则;同时更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刚学习完单项式和多项式,对于单项式的次数、系数、多项式的项等概念还没有区分清楚的同学,会对同类项感到困难。另外,七年级的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他们天真活泼、对新生事情感兴趣,思维也比较活跃,但他们考虑问题不够全面,探究、观察、概括能力也比较薄弱。所以我把这节课的难点确定为: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学习目标理解同类项的概念,会判断两个项是否是同类项。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经历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形成过程,理解法则的实质和算理,感悟分类和转化思想教学重难点及解决措施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教学过程(可续行)学习活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评价及技术应用【情境导入】对“分类”的认识看一个垃圾分类的公益广告视频及超市蔬菜分类的幻灯片,回答问题,生活中分类的例子有哪些?数学中的分类有哪些?引导学生回答生活中的分类有哪些,数学中的分类有哪些,例如整式可以分为?其中的多项式中的项还可以分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与数学问题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究一】1、多项式3x2y-4xy2-3+5x2y+2xy2+5①这个多项式都有哪些项?②在这些项中,哪些项可以归为一类?归为一类的项有什么特征?③是否是同类项与相同字母的顺序有关系吗?④是否是同类项与系数大小有关系吗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得出答案,尤其是找出第二问的划分依据,或共同特征。教师深入小组,倾听学生的交流后,引导学生从字母的区别,符号的区别等多方面观察这个多项式每一项共同点.【预见问题】在分类时分成两类3x2y、4xy2、5x2y、2xy2;3、5教师在引导回答为什么归为一类时要注重分类标准,从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从形式走上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悟出课堂内容,利用问题驱动、同伴互助等措施来促进学生有效地合作学习。而引出同类项的概念。同类项的概念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139,完成对同类项概念的学习。完成下面的题目①叫同类项②判断同类项的标准是什么?③是否是同类项与相同字母的顺序有关系吗?例如3a2b和4a2b是同类项,3a2b和4ba2是否是同类项?自主探究:学生根据学案设计的三个问题,进行自主学习,独立完成题目(都是前面常见的应用问题,相信学生能完成)。然后结合课本,自己知道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判断同类项的标准指导学生归纳出同类项的特征①所含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让学生牢记同类项的“三同”,用顺口溜记住同类项的特征:同类项,同类项,除了系数都一样!通过设计紧密的问题让学生经历概念形成的探索过程,使学生充分感知同类项这一概念是为了化简多项式的需要而产生的,深化了对概念的理解并为归纳合并同类项法则做铺垫.【巩固练习】1、判断下列各组是否是同类项(1)a2bab2(2)-3pq5pq(3)abcab(4)25x52、如果2axb3与-3bya4是同类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