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生命的新陈代谢第八节生物的呼吸作用(二)教学目的:1、呼吸作用的概念(B:识记)。2、生物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C:理解)。3、呼吸作用的意义(C:理解)。教学重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2、呼吸作用的意义。教学难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知识。教学用具:幻灯、复合式幻灯片或计算机教学软件;细胞内有氧呼吸的过程,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表。教学方法:讲述法与谈话法相结合。课时安排:1课时。板书:第八节生物的呼吸作用一、呼吸作用的概念二、呼吸作用的类型(一)有氧呼吸1、场所:2、过程:三个阶段:①葡萄糖→丙酮酸、少量氢、少量能量。(场所:细胞质基质)②丙酮酸→二氧化碳、大量氢、少量能量。(场所:线粒体)③氢和氧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场所:线粒体)(二)无氧呼吸1、实例(1)植物体内的无氧呼吸(2)动物体内的无氧呼吸(3)微生物的无氧呼吸——发酵2、过程:第一阶段:第二阶段:3、反应式:4、场所:5、概念:三、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四、呼吸作用的意义1、为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2、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是什么?3、生物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引言: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能量。从根本上说,生物所需要的能量,几乎都来自太阳光。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而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都是直接由ATP提供的。那么,有机物中的能量是怎样释放出来并用于生命活动的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生物的呼吸作用。提问:大家知道,有机物在体外燃烧,可以释放出其中的能量。那么,有机物中的能量在体内怎样才能释放出来呢?(回答:有机物必须分解才能释放其中的能量。)讲述:我们将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总过程称做呼吸作用。又叫生物氧化。验证呼吸作用吸收O2实验验证呼吸作用释放CO2实验提问:我们所说的呼吸作用与初中人体生理中学过的呼吸有什么不同?(回答: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在细胞内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讲述:根据细胞内分解有机物的过程是否有氧参与,将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有氧呼吸是高等动物和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形式,通常我们所说的呼吸作用就是指有氧呼吸。提问:细胞中哪种细胞器与有氧呼吸有关?(答: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细胞中有氧呼吸是怎样进行的呢?讲述:细胞内有氧呼吸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是相伴进行的。简单地说,它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请大家看幻灯。(有条件的学校可将这部分内容制成教学软件。)提问:这个阶段的物质变化是什么?(回答:一个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在分解过程中产生少量的氢和少量ATP。)提问:这个阶段的能量变化是什么?(回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提问:这个阶段在哪儿进行?(回答: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的变化提问:这阶段的物质变化是什么?(回答:丙酮酸在水的参与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彻底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氢,产生少量ATP。)提问:这个阶段的能量变化是什么?(回答:释放出少量的能量。)提问:这一步在细胞内的什么部位进行?(回答:线粒体中进行。)第三阶段的变化提问:这个阶段的物质变化是什么?(回答:前两个阶段产生的氢,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提问:这个阶段的能量变化是什么?(回答:释放大量的能量。)提问:这个阶段在细胞中的什么部位进行?(回答:在线粒体中进行。)根据有氧呼吸过程示意图,请一位同学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教师带领同学完善反应式。)(学生完成反应式后提示学生:找出反应物、产物、反应条件、能量总变化。)请同学们讨论后自己总结出有氧呼吸的概念。(提示学生:①条件:需氧参加,多种酶参与。②场所: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③物质变化: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成无机物。④能量变化: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