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一、教学目标: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解释呼吸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2、概述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3、说出平静时与运动后呼吸频率的不同,解释产生的差异的原因。二、教学重点:1、概述呼吸系统的组成,解释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描述呼吸运动和肺通气的原理;3、概述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全过程。教学难点:1、举例说明呼吸系统结构与功能相适应;2、认识气体交换的过程和原理;3、通过比较,解释呼吸作用与呼吸的主要区别。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模式:观摩式、启发式。五、教学过程:新课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体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为我们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而在呼吸过程中,必须有氧气的参与,人体细胞如何获得氧气,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下来,同学们先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这节课的内容。板书:第2节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一)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系统1、呼吸道结构: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构成;功能:气体进出的通道。2、肺:气体交换的场所学生阅读完成后,让学生回答:1、呼吸道的结构与功能;2、肺的作用。然后,教师结合课本图形进行讲解、强调。最后通过多媒体将前面的板书展出。教师强调:1、呼吸道中的咽既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也是消化系统的通道。2、痰是在气管和支气管中产生的。3、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板书:二、呼吸运动与肺通气1、肺通气的概念:肺泡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2、呼吸运动3、两者的关系:通过呼吸运动实现肺通气先让学生阅读“呼吸运动的模型”演示,然后让部分学生讲解对这个演示实验的理解,最后教师总结:(用多媒体展出)肋间外肌膈肌膈项胸廓面积肋骨肺内气压吸气收缩收缩下降扩大上升减小,比大气压低呼气舒张舒张上升缩小下降增大,比大气压高教师强调学生要记好上表。第1课时练习题1、下列既是消化器官又是呼吸器官的是()A、口腔B、咽C、喉D、食道2、下列哪项不是呼吸道作用()A、清除吸入的细菌、灰尘B、为气体进出提供能量C、完成外界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D、温暖、湿润吸入的气体3、人在吸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的生理活动是()A、膈肌收缩,肋间外肌舒张B、膈肌收缩,肋间肌收缩C、膈肌舒张,肋间外肌舒张D、膈肌收缩,肋间外肌收缩第1课时五分钟检测题1、平常所说的痰来自()A、鼻B、咽C、喉D、气管、支气管2、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A、肺吸气B、呼吸运动C、肺通气D、气体扩散的作用3、在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等的时期是()呼气呼气结束时吸气时吸气结束时A、B、C、D、4、组成呼吸道的正确结构除咽、气管、喉和支气管外,还应该有()A、鼻腔B、鼻腔和口腔C、鼻腔和肺D、肺5、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其功能是()A、血液流动的通道B、气体交换的场所C、水分进出的通道D、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6、边吃边笑食物容易掉入气管,其原因是()A、食物太小,随空气进入气管B、会使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C、环状软骨扩大使食物掉入D、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第2课时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和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呼吸运动其中一个环节,人体要获及氧气,还要经过肺的换气,批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些内容,请同学们先用5分钟的时间阅读。板书:(三)肺的换气: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学生阅读完后,让学生回答“肺的换气”是如何实现的,再让学生回看肺泡结构示意图,从而教师总结肺的换气。教师强调:气体扩散原理(气体总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板书:(四)批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教师:当呼吸运动中完成了肺的换气,氧气就由肺泡进入毛细血管,哪么血液如何运输氧气的呢?(让学生回答,最后教师总结)教师强调: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成在血液中运输;而大部分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板书:(五)组织气体交换教师:氧气在血液里运输,最后是如何被各组织吸收?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然后让一些同学回答。(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教师强调:组织里的气体交换也是按气体扩散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