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材分析: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教材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学情分析:本节教材涉及较多的初中知识,而学生有两年没有学习生物了,由于时间相隔较长初中所学的一些知识已经遗忘,因此,本节教学除完成知识上的教学目标之外,还具有熟悉学生,了解学生,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基于此,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尽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二是不要仅仅拘泥于具体的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三是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教学策略,并注意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2.过程与方法(1)尝试将你所获得的文字、图表信息表达出来。(2)自主学习: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资料收集和整理生物史学资料。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激发对生物学学科的学习兴趣。(2)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3)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思路(或教学策略):首先用录像展示2003年SARS在我国的传播及危害的过程,创设一个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产生了问题,然后让学生分析讨论教材提供的资料,分别从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来论证“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达到从具体事例上升到普遍意义的目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的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进行具体分析,教师适当的做一些拓展和补充,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地理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并在此基础上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课前准备]1.教师利用网络或新闻资料将2003年SARS病毒的图片及给人类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后果的录像进行编辑,并用于课件制作。2.组织运用互联网、图书、杂志等资料收集和整理生物史学资料。[情境创设]利用课件展示2003年SARS病毒的图片及给人类健康造成了非常严重后果的录像,将学生带回到他们亲身经历的这一恐慌事件中,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什么人们对SARS这么恐惧呢?这是因为它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和致死率,而这一切都是由SARS病毒造成的。课件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病毒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复习题问: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知识,你认为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体的哪些细胞?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SARS病毒能够很好的生活和繁殖吗?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的病毒的知识,观察录像、图片,并根据已有的社会经验讨论回答,理解病毒的生活和繁殖离不开细胞这一基本事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非细胞形态的生物——病毒: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储存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生活和繁殖。SARS病毒主要侵害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而死亡。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2、细胞形态的生物:屏幕显示资料:[实例1]展示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方式及变形虫除去细胞核或除去细胞壁的变化的图片。(1)草履虫和变形虫都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它们能完成哪些生命活动?(2)若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它们还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吗?[实例2]展示人的生殖和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