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1页中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的研究(08经济班刘想念20084083031)[内容摘要]:在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经济突飞猛长。我国的保险业从1980年以来,也不甘落后,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本文主要依据相关关系原理,以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为基础,对中国从1980年到2008年的保险行业的发展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揭示出了保险业与经济发展、人口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对保险业、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的一些情况的分析从而为保险领域的一些决策作出依据,并预测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前景与趋势。[关键词]: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经济发展、GDP、人口数量、保险产业、回归分析一.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是衡量保险行业发展情况的两个重要指标。保险密度是按照一国的全国人口计算的人均保费收入。它反映了一个国家保险的普及程度和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保险深度是指保费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的保险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这第2页共11页第1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1页两个指标,可以看出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它与世界同行业水平的差距。2004年,我国保险深度为2.6%,保险密度为380元。而2004年世界平均保险深度已达8.1%,平均保险密度已达470美元。我国保险业虽然自保险行业恢复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增长的势头,但与世界相比,中国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市场的有效需求没有得到较好的释放,中国的保险市场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二.中国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的现状根据本人的研究,中国保险行业的发展有以下特点:1.保险行业起步较晚,保险市场开发不足,且保险市场尤其是广大农村市场发育不成熟。2.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中国保险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保险产品结构单一。3.由于受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影响,广大消费者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保险意识不强,保险观念比较传统落后。4.社会公众对保险的信任度低,而且部分保险人员的素质不是很高,加上理赔相对比较困难,使得老百姓对保险公司的信任度较低。5.中国在加入WTO以后,外国保险企业参与国内竞争,中国保险企业受到一定的影响。第3页共11页第2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1页以下是中国从1980—2008的保费收入和GDP、人口数量的增长情况(图中所用数据均以当年的价格计算)图一:中国从1980—2008保费收入的增长情况图二:中国从1980—2008GDP的增长情况图三:中国从1980—2008人口数量的增长情况中国保费收入情况02E+114E+116E+118E+111E+121.2E+12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年份保费收入年份保险保费收入中国1980—2008GDP的增长情况05E+121E+131.5E+132E+132.5E+133E+133.5E+13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年分GDP年份GDP第4页共11页第3页共11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1页从图中不难看出:中国在1980—2008年间,保费收入、GDP、人数量的增长呈正相关。自1980年以来,中国保费收入取得了连续多年较大幅度的增长。1980年,我国的保费收入仅为4.6亿元,但是到了2008年已达到9784亿元,保险费以年均33.6%的速度增长,保险业务稳步增长。在此期间,中国的人口数量也以一定的速度增长,中国GDP出现了稳步增长,年均9.8%。三者呈现出了明显的正相关发展态势。中国保险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因素:1、由图可知,很明显:中国1980—2008国民生产总值的快速发展表明了中国经济的巨大飞越,以及百姓的收入水平有一定的稳步增长,这为保险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2、人口数量的增长:中国是人口超级大国,有13亿多人口具有很大的保险潜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保险潜力被逐步开发。3、保险市场主体的快速增加: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