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65页兴山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五”时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十一五”规划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编制和实施好“十一五”规划,对于在今后五年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开放水平,推动我县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十一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奠定了“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坚实基础“十五”时期是我县历史上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效益最好、变化最大的时期。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全面建第2页共65页第1页共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65页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搬迁、发展、改革、稳定的工作大局,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建设三峡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机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推进“项目强县、科技兴县、开放活县、生态富县”战略的实施,成功战胜了“非典”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的挑战,胜利实现了库区移民大搬迁、基础环境大改善、经济社会大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五”计划主要目标全面完成,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十一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54亿元,比“九五”末增71%,年均递增12%;人均GDP10476元,比“九五”末5749增82%,年均递增9.5%;实现财政收入18488万元,年均递增11.6%;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560元,比“九五”末增672元,年均递增6.3%;外贸出口总额7796万第3页共65页第2页共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65页美元,比“九五”末增2.7倍,年均递增3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0亿元,比“九五”末增6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由26.1:49.7:24.2调整到23:39:38。工业生产快速增长。抢抓三峡工程建设机遇,运用组合搬迁、技改升级、扶优壮强和关闭破产等措施,加快老工业企业的结构调整,关闭、破产和解散了57家中小企业,能源、矿业、磷化工、食品、建材等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企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生存、竞争能力明显增强。各类电站达48座,装机16.572万KW,年发电量达6.2亿KWH。年屠宰生猪100万头、加工肉制品1万吨以上。次磷酸钠等磷化工业级、食品级、医药级主导产品达25个,年综合生产能力70多万吨,年产销规模、综合实力和出口创汇能力连续三年居全国磷酸盐行业首位,兴发集团成长为中国最大的第4页共65页第3页共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65页食品级磷酸盐、精细磷化工产品生产企业和世界最大的六偏磷酸钠生产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87亿元,年均递增38%,利税1.54亿元,年均递增29%。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以市场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突破口,以推进产业化为手段,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生产逐渐向高效益、规模化转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大力实施“种子工程”和“阳光工程”,农业科技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制定了烟叶等34项地方技术标准,大白菜等5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识,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始启动。累计投入4亿多元,改造了农村电网,建设农田水利和特色商品基地,实施耕地整理、“一池三改”和扶贫搬迁,推广微型耕整机等配套农机具,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第5页共65页第4页共6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5页共65页逐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