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2、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4、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5、理解: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6、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知识梳理】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1)微观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提高(2)宏观表现: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增强2.总体小康的不足: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1)内涵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2)提出的原因:这一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改善人民生活3.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二、又好又快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必然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2、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总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1)第一要义:发展(2)核心:以人为本,(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用心爱心专心1用心爱心专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