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VIP免费

《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_第1页
1/9
《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_第2页
2/9
《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_第3页
3/9
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3)掌握营养级与食物链的关系。2.能力目标:(1)通过指导学生调查和分析生态系统,培养学生调查实践、合作交流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指导学生归纳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分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建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理解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相互关系及食物网,渗透普遍联系的辨证观点的教育;(2)通过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渗透“人是生态系统中一员”的观点,从而对学生进行生态观点的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类型。(2)食物链和食物网。(3)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4)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难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类型。(2)生态因子的种类。(3)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4)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图示模型。三.教学方法1.借用“宇宙飞船”引入本章课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3.指导学生完成“观察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的课外生物科技活动,使学生完成由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四.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⑴将学生分配几个学习小组,调查了山地、农田、淡水、草地等生态系统。⑵在调查实践过程中,积极开展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⑶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归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⑷完成“观察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也可观察家庭花卉盆景的生长状况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的课外生物科技活动,完成由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2.教师的教学准备:⑴创设情境,引入课题伴随着音乐,我先将各种类型生态系统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将学生引入到我们这节课要学习探讨的问题中来,为本节课的学习创设了一个较好的情境。⑵问题引领,构建模型接下来在探讨课本中土壤与生物之间关系这一问题时,为了让学生能成功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图示模型,我安排学生先从阅读材料入手,然后要求学生找出材料中提到的与生物和环境相关的词,再去找出这些物质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建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图示模型。通过问题的引领,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平台。⑶合作探究,突破重难点“生态系统”一词学生并不陌生,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是帮助形成生态学思想的基础。要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以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⑷引导学生构建起一条自己熟悉的完整的食物链。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根据你所完成“观察非生物因素对马铃薯生长的影响”(也可观察家庭花卉盆景的生长状况与环境因素的关系)的课外生物科技活动,完成由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的实践。请你问答:给过敏性鼻炎患者闻花香,患者会怎样?学生:会立即打喷嚏。教师:将水洒在含羞草的叶片上,叶片会怎样?学生:立即合拢。教师:将蚂蚁放在三角烧瓶中加热,蚂蚁会怎样?学生:随着温度的升高,蚂蚁活动加剧直至死亡。师生共同分析: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因此,我们把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教师:根据有无生命的特征可以把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指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生物的个体和种群。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等很多种,下面我们重点讲述光、温度和水这三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环境、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关系阅读课本P75-76相关内容,思考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问1〗对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它的环境因子包括哪些因素?【讲述】田野中各种植物和蛇、蛙等动物,同时包括田野里的其他蝗虫;阳光、空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态环境和生物圈》教案(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