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由来课题第一章、人的由来编号备课日期二次备课日期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性和区别;(3)简述森林古猿进化为类人猿祖先和人类祖先的大致过程。2、能力目标:利用现有条件搜集和整理资料。3、情感目标:进一步形成生物是不断进化的观点教学重点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教学难点类人猿和人类特征的比较教材分析及教法设想教材内容不仅注意人类于其他动物的区别,更加注意人类与其他动物的联系,期望学生能建立这样的观念: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也是人类的“亲戚”;人类是生物圈的普通一员,并与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类人猿和人类的分化是在不同的环境下,自然选择适应各自生活环境的结果。在教材内容的具体安排上,以讨论人类和类人猿的亲缘关系为切入点,进而探讨由猿向人的过渡及人与猿的分界标志。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关于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历程的思路已经形成,对于人类的起源与进化,兴趣比较高。有关人类起源进化的资料也比较容易收集,所以本节课适合用多媒体教学。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同步学习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备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概括导入确认目标生读复习目标,师明确复习重难点(二)、梳理知识落实双基引导学生整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尝试独立完成知识结构图,小组展示,其他组同学补充、纠正。运行课件,标题:现代类人猿对学生的资料收集情况给予评价和总结。展示猕猴、金丝猴长尾猴和狒狒的图片和大猩猩的视频片段。请同学指出不同之处。并接着介绍其它的区区别:有无颊囊和臀胼胝(臀疣)(三)、展示交流拓展新知教师根据学生归纳、展示的情况进行补偿教学、重点讲析。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情况补偿教学。(四)、典题引导点拨深化明确目标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完成知识结构图,小组代表展示,其他同学进行补充纠正并说明理由。学生到电脑前面将自己收集到的有关现代类人猿的资料展示给大家。下面的同学对资料收集工作做的好的组给予鼓励。一.活动: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1.现代类人猿与猕猴,金丝猴,长尾猴和狒狒是否有不同:仔细观察猕猴、金丝猴、长尾猴和狒狒的图片,大猩猩的视频,观察有何不同。并举手回答。2、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特征(1)观察并找出图片中的类人猿的主要特征:类人猿有几乎和人一样的丰富的表情(2)观察黑猩猩的臀部有何特学探导学导引诱思展示交流质疑深化梳理知识归纳整合同步典题讲析(五)、检测反馈巩固提升1、人类的祖先是()A、猴子B、类人猿C、森林古猿D、灵长目动物2、在下列动物中,不属于类人猿的是()A、黑猩猩B、长臂猿C、猴D、大猩猩3、对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于森林的大量消失,使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B、下到地面上生活的森林古猿,其身体向直立方向发展C、森林古猿之间在下地之前就有本质区别D、环境决定了森林古猿的进化方向4、我国男性结婚法定年龄是不得早于()周岁A.18B.22C.24D.285、下列关于现代类人猿与人类区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祖先不同B、运动方式不同C、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D、脑发育程度不同6、在灵长目动物中,与人类行为最为相似的是()A、黑猩猩B、猩猩C、大猩猩D、长臂猿7、人类学家研究表明,现代人类起源于()A、南方古猿B、类人猿C、黑猩猩D、森林古猿8、胚胎呈现出人形的时期大约是在怀孕后()A.5周左右B.6周左右C.7周左右D.8周左右9、进化论的创立者是()A、列文虎克B、拉马克C、达尔文D、孟德尔10、下列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是()A、鱼B、狗C、大猩猩D、鸽子11、根据“露西”少女的化石下列猜测符合化石特征征:没有尾(3)找出图片上的黑猩猩,人的面部特征和马的面部不同点:人和黑猩猩双眼在一个平面,马的双眼在两侧。(4)观看视频得出结论:类人猿的骨骼和人的相似。(5)认识到黑猩猩有模仿和学习行为。并能简单地使用工具。(6)黑猩猩能进行简单的交流。分小组将所看到的资料分析得出的结论进行汇总,交流总结。如有不同意见,进行阐明。3.分组讨论,归纳,回答4.学生对所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