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讲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阶段[考纲呈现]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考纲解读]1.了解区域的内涵和特征。2.学会比较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点)3.掌握从静态(横向)和动态(纵向)的角度分析区域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关系。(难点)[思维导图]考点一区域特征分析1.区域的含义(1)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2)特点①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②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3)划分①指标②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2.区域的类型类型含义举例均质区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自然区域如高原区、平原区;人文区域如方言区、水田农业区功能区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城市经济区以城市为中心,并且包括该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城市集聚和辐射能力达到的地区,如辽中南工业区3.区域的特征方法技巧区域特征分析(1)(2)(3)(4)(5)思维建模区域特征的答题模板(1)自然要素要素术语地理位置位于××半球;位于××纬度(或××带);距海较远(近);位于××大陆××部,××大洋××岸气候属于××气候;夏季××,冬季××;气温年较差大(小),降水季节变化大(小);光照××;易受××灾害影响地形以××地形为主,地形××;地势××高××低;多××地貌,地质××水文为内(外)流河;径流量大(小),季节变化大(小);汛期长(短);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有(无)凌汛(2)人文要素要素术语人口劳动力丰富(不足);人口素质高(低);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就业压力大(小)城市城市数量多(少);城市规模大(小),辐射带动作用强(弱);多沿××分布;城市化水平高(低)产业以××产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工业类型为××型;有利(不利)条件是××;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科技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交通便利(不便);科技水平高(低)考向一区域的特点与特征判断(2017·全国文综Ⅱ)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据此完成1~3题。1.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2.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3.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技术C.资金D.交通答案1.C2.D3.D解析第1题,淮河在洪泽湖以东部分缺少明显的自然地物标志。第2题,由于长江的阻隔作用,造成苏南和苏北地域联系不便,自然和人文地理分异明显。第3题,由于苏南和苏北地区以长江为界,以前陆路交通联系不密切,不便于两区域经济联系;进入21世纪,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方式的便捷程度提高,促使苏南和苏北地区经济合作更加广泛。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天山以南(含南麓),昆仑山以北(含北麓),称之为南疆。南疆幅员辽阔,大致处于35°~42°N之间,气候干旱少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有许多绿洲,棉花种植面积较大。(1)从地理位置、地形角度分析南疆气候特征。(2)分析南疆河流特征,并说明理由。答案(1)地理位置:地处中纬度,以温带气候为主;深居内陆,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气候干旱;地形:盆地地形,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深入,降水少;边缘山地,相对海拔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2)河流特征:以内流河为主;呈向心状分布;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流量较小;有结冰期等。理由:盆地,地形封闭,四周高中部低;山地高大,有大量冰川;温带大陆气候降水稀少。解析(1)南疆地处新疆天山以南地区,从海陆位置看,由于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从地形看,由于四周高,中间低,地形封闭,水汽不易进入,导致降水少,气候干旱。边缘地区,山脉海拔高,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