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教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要性及其科学内涵。(2)了解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要求。2、能力目标:(1)能根据实际情况运用科学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评析不同发展观。(2)对国民经济发展要求的具有宏观驾驭能力,能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3、情感、态度、价值观:(1)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2)培养自主创新的精神,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3)树立和谐思想观念。(4)增强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阐明科学发展观的涵义,明确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2、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法、探究法、对比法相结合【问题导学】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2、为什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课前导读】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必须坚持把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1)全面发展,就是要以_____________为中心,全面推进_____、_____、_____建设。(2)协调发展,就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相协调,推进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和相协调。(3)可持续发展,坚持、、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二、为什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往往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__________。2、科学发展观是的重要指导方针,是的重大战略思想。三、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1)(2)(3)13、4、5、【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二)问题导学1、问题一:什么是科学发展观?(多媒体)展示2009年1月15日《京江晚报》摘选。材料体现科学发展观在沿江八市内进档升位,靠的是什么?第一要义镇江科学发展的最终受益者是谁?核心镇江的发展体现的是怎样一种发展模式?基本要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是如何体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小结)什么是科学发展观?(1)(2)(3)(4)2、问题二:为什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多媒体展示材料)探究:只要GDP增长了,经济就发展了,社会就全面进步了。(1)请问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2)“增长”就是“发展”吗?(小结)为什么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1)(2)3、问题三:怎样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多媒体展示材料)(小结)什么是科学发展观?(1)(2)(3)(4)(5)(三)课堂小结(四)政治参与“我为镇江科学发展献一计”(五)课堂小练一、单项选择题21、科学的发展应当是()①全面的发展②快速的发展③协调发展④可持续发展A、①B、①②C、①③④D、①②③④2、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A、坚持以人为本B、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C、实现可持续发展D、实现经济快速增长3、镇江市政府不单以GDP的增长来考核官员政绩,这意味着()A、GDP不再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B、发展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C、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上社会全面进步D、物质财富的增长始终是发展的核心、最基本的内容4、2009年中央继续以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作为“一号文件”,要求工业反哺农业。这主要是由于()A、农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B、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C、必须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D、城乡经济必须协调发展5、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西部大开发,是加快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东西互动的两个轮子”。实现“东西互动”有利于①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②尽快赶上东部沿海地区发展水平③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性调整④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二、简析题材料一:我国的能源储备和利用情况我国重要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口平均水平的比重我国能源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