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什么是官本位思想篇一:略论官本位思想龙源期刊网.cn略论官本位思想作者:张马玲来源:《理论观察》2014年第12期[摘要]官本位作为一种政治和文化现象,反映出官权大于一切的政治文化病症。官本位思想在现当代的中国存在有着极其深刻的历史文化源头和现实背景,仔细分析我国官本位思想的原因、现实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危害,可为官本位思想的消除提供可能的解决思路与对策:在精神层面上,要努力加强思想上的教育;在制度层面上,要不断完善现有的体制机制;在经济层面上,则努力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而言,官本位思想的治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官本位;成因;表现;危害;历史根源;对策[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4)12—0037—02“官本位”思想作为封建文化的残留,是腐朽的封建专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官本位”这一专有名词是由“官”和“本位”这两个部分组成的。官,在我国传统意义上指的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上的权力掌控者,社会事务的管理者。“本位”就是主体、中心地位的意思。“官”与“本位”结合在一起就变成“官本位”,就是以官为中心,官处于主导地位。“官本位”是一种“以官为本”、“以官为尊”及“以官为贵”为主要内容的思想价值观,将官权作为衡量自身价值及社会的地位的绝对标准,一切以官权为中心,一切为了做官。是从根本上对“民本位”观念的否定,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民主政治建设不健全。一、“官本位”的思想内涵及其特征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官本位”是一种比较流行的通俗说法而不是一个严谨细致的科学概念。“官本位”概念并非自古而有,它是中国特有的说法,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没有这种说法,这个概念产生于我国上世纪的80年代,这种说法根源于经济学上的“金本位”这一专用名词。“官本位”思想的基本特征如下:第一,“官本位”以是否为官作为评判社会个体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的儒学主张“学而优则仕”,再加上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官贵民贱思想,使很大一部分人将做官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首选目标。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是能否做官,当官成为一切社会个体梦寐以求的事情。第二,“官本位”是以官位作为基础谋取个人利益的手段。“官本位”思想的实质,是以官权作为手段将获取个人利益作为最终目的。其思想主线就是“当官发财”,因为当官必然就有权利,有了权利必然就随之拥有厚禄。总之,有了官位就有了社会地位,就能封妻荫子、光耀门楣等。于是就有了选择就业时,当官成为首选。第三,“官本位”把获得更高级别的官位作为从政的社会个体一生的最高追求。敬篇二:浅析公共事业中的官本位思想问题2/6浅析公共事业中的官本位思想问题如今,老百姓对我国的公共事业怨声载道。为什么我们现有的公共事业发展不尽人意呢?为什么很多决策者做出的决策以及执行者的行为并没有真正地做到为老百姓服务呢?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在制度上是存着很多问题的,例如政府管得太多,却又在落实执行方面做得并不到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从事公共事业的有关人员中存在着官本位思想。一、官本位的定义这里所说的“官本位”的意思是指把是否为官当成一种核心的社会价值尺度去衡量个人的社会地位和价值。有官本位思想的人,由于过于看重个人的官位,往往缺乏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危机感,缺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责任感,缺乏事业心。表现在工作上,有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满足于稳稳当当做太平官;有的高高在上,不愿深入基层和一线做艰苦细致的工作;有的纸上谈兵,缺乏务实苦干的精神;有的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看不到当前各地竞相发展的强劲态势。官本位思想的产生,既受传统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影响,也与我们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有关,但很重要的一条,还是我们的少数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境界不高、眼界不宽、思路狭窄,风险意识、危机意识、拼抢意识不强,进而缺乏应有的创业精神和干事胆识。二、官本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