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保健与急救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举例说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⑵认同吸烟对健康的危害。(重点)⑷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重、难点)2.能力目标:⑴通过分析有关资料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⑵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⑶学会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通过“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⑴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健康与周围的空气质量有密切的关系,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⑵青少年学会拒绝吸烟,维护自身健康。课前准备:空气质量统计资料及数据、图片,呼吸道疾病的有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时间安排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你知道吗?人,如果没有食物,大约可以存活30~40天;人,如果没有水,还可以存活7天左右;人,如果没有空气,那么人能存活多长时间?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可见空气质量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学生回答:没有了空气,人无法做到十几分钟不呼吸而生存!请一位同学朗读学习从学生熟知生活常识入手,引出今天的课题,便于学生去理解。出示学习目标:⑴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⑵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⑶学会采集和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了解空气受污染的程度。⑷模拟练习人工呼吸,模仿口对口吹气的急救方法。目标。引导探究层层推进6分钟哪种环境对人体健康有利?请简述理由。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如何?组织指导学生阅读“分析讨论”的内容,认真观看以下图片,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阅读,加入到小组内参与分析讨论:学生展开联想,积极回答。学生阅读课本35页“分析讨论”,完成题目,并积极回答问题。学生思考后回答:1、烧烤、室内装修、生活垃圾、吸烟。2、胶合板里面的甲醛,苯,二氧化硫,天然石材的放射性,等等是主要的污染。3、夏季日照时间比冬天长长,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所以夏季空气质量好于冬季。而认识到空气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1.人类的哪些活动会影响空气质量?你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2.房间装修以后,人们往往过一段时间才搬进去居住,这是为什么?3.夏季的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冬季,农村的空气质量往往好于城市,其中有什么道理?农村,是因为农村的植物较多于城市。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8分钟教师提出问题:1.由以上可知,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被污染的空气有什么危害?教师归纳:被污染的空气会引起以下疾病:(1)呼吸系统的疾病。如:咽炎、哮喘、肺癌、气管炎、肺结核等。(2)心血管疾病。如:白血病、心肌梗塞等。(3)影响神经系统。如:失眠。学生回答:(1)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2)运输工具排放的尾气;(3)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4)燃料的燃烧等。会导致呼吸系统的疾病。如:气管炎、肺结核等。学生举例回答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爱护环境就等于爱护自己。3.减轻空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有效措施分别是什么?教师归纳: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有:(1)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大面积地植树造林。自由发言:说一说你的学校、家乡及周围有没有空气污染的情况?材料分析:材料一、调查资料表明,某市在街上工作的交警,咽炎发病率约为32%,肺结核发病率约为17%;而园林工人咽炎发病率为12%,很少有人得肺结核。在另一城市。对7500名小学生鼻炎发病率的调查发现,居住在一般居民区和机关所在地的小学生发病率为11.3%,而居住在工业区的为33.7%。材料二、2001年5月,国内有些报纸报道了这样一件事:在北京某家医院,一位孕妇经引产生下一个畸形儿。这个胎儿没有胃,下颚处有一小洞,嘴巴竟然高过鼻子。这位妇女身体正常,以前生的小孩也正常,只是她工作的地方刚装修过。医生推测,这个胎儿之所以畸形,很可能和母亲怀孕期间接触了有害气体有关。通过以上材料得出结论: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阅读36页有关烟草的资料,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1.烟草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物质是什么?2.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