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nbound.com.cnFINANCEDAILYE-mail:aic@anbound.com.cn订购热线:010-59001200010-59001366服务热线:010-59001377021-624886660755-82903344028-682220020571-87222210023-86716781(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杭州)(重庆)分析专栏:中国应对通胀压力有什么“特效药”?出口强劲,人民币升值受损的说法站不住脚了________________3中国暂缓加息保留了“利空”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明年的新增贷款规模难以回归常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农信社领域监管空白导致信贷数据可能有较大失真_____________4中国央行的四大目标平衡不可能实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欧元区统一发债计划几乎不可能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房地产业务受限让信托公司重拾银信合作____________________5就规模而言,外管局打击热钱的效果甚微____________________5年终算账,十大券商对2010年股市的预测基本不靠谱__________5投资者担忧中国经济放缓已甚于美国金融监管________________6吴晓灵认为提高准备金率是紧货币的现实做法________________6香港人民币债券融资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在扩大________________6“圈钱市”不改,股市投资就改变不了亏损的命运______________7“债券之王”在美国国债的急跌中未能幸免___________________7上证180等指数样本股将进行调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通胀前景令罗杰斯悲观看待股市债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第2页共10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0页〖分析专栏〗【中国应对通胀压力有什么“特效药”?】备受瞩目的中国11月份经济数据终于在12月11日揭晓。结果显示,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1%,是自2008年8月以来的28个月新高,环比上涨1.1%。1-11月CPI同比上涨3.2%,比1-10月扩大0.2个百分点。11月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6.1%,环比增1.4%。另一方面,1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7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增幅比上月高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25.94万亿元,同比增长22.1%,增幅与上月持平。1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5640亿元,1-11月新增贷款总量达到7.44万亿元,7.5万亿元的年度信贷目标被突破已成定局。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最近三个月,国内的通胀率呈跳涨之势。CPI涨幅从9月的3.6%开始,10月“破4”,11月“破5”。其中,食品价格的快速上涨成了拉动CPI的“急先锋”。我们此前曾指出,食品价格的涨势何时趋缓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从11月的数据来看,情况尚未缓解。当月食品类上涨了11.7%,拉动CPI上涨3.8个百分点,贡献率是74%。除了“食”之外,11月的“衣”、“住”价格也在上行。衣着类以及居住类产品的环比指数分别上涨了1.6%和1.8%。由于这些产品与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若其后期涨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民众将会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购买力的下降。考虑到国家采取的一系列稳定物价的措施会渐渐发挥出效力,再加上翘尾因素的消退,12月的CPI涨幅不太可能会超过11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通胀压力会得到显著缓解。事实上,11月M1、M2、PPI的增速基本都延续了10月开始的回升态势,货币供应的增加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对CPI的影响将会滞后一段时间体现出来。而明年1月和6月的CPI又会受到翘尾因素的较大影响,这使得明年上半年的通胀率很可能继续维持在高位,甚至再创新高。因此,央行10日宣布,从2010年12月20日起,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冻结资金约3500亿元左右。此次调整之后,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8.5%,至历史最高水平。这算是央行对当前通胀形势做出的又一政策反应,但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动作弱于此前市场强烈预期的加息。在当前形势下,应对通胀毫无疑问成为中国经济政策中的重中之重,中国政府部门已经在为此而干预了。不过,在安邦首席研究员陈功看来,通胀的唯一应对之道就是不让它发生;在发生之后,不可能找到既能有效应对通胀,又毫无损失的方法。面对通胀,绝对不能提“用行政手段应对通胀”,这会导致市场混乱,造成同样的损害。陈功指出,有鉴于中国的具体国情,应对通胀可以在两个方面着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