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平均数(1)主备人课型新授验收结果:合格/需完善时间分管领导课时第周第课时总第课时教学目标:掌握利用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对数据处理的方法.重点、理解领会加权平均数的实际应用.难点、应用加权平均数对数据做出合理判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观察发现在一次数学考试中,七年级1班和2班的考生人数和平均成绩如下表:(1)谈谈表格中“86分”所反映的实际意义.(2)求这两个班的平均成绩,并和同伴交流你的计算方法.二、探究说理1、算术平均数的定义: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叫做这n个数的算术平均数(mean),简称平均数,记为,读作“x拔”.2、加权平均数的概念在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而,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weight),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ω1,ω2,,…,ωn,则学生对比、分析、讨论,初步理解权的意义.生在阅读课本和探索“一、观察发现”中问题的基础上,将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总结出来。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三、感悟深化例1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百分制)如下:(1)如果公司想招一名口语能力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3:3:2:2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2)如果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强的翻译,听、说、读、写成绩按2:2:3:3的比确定,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四、巩固提高例2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成绩按百分制,然后再按演讲内容占50%、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计算选手的综合成绩。进入决赛前两名的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选手演讲内容演讲能力演讲效果A859595B958595五、实践延伸1、一组数据:40、37、x、64的平均数是53,则x的值是()A、67B、69C、71D、722、甲、乙、丙三种饼干售价分别为3元、4元、5元,若将甲种10斤、乙种8斤、丙种7斤混到一起,则售价应该定为每斤()A、3.88元B、4.3元C、8.7元D、8.8元3、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100%、测验占30%、期中占35%、期末考试占35%,小关和小兵的成绩如下表:学生作业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小关80757188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权”的作用。小兵76806890求小关和小兵本学期的总平均分?4、某市去年7月下旬各天的最高气温统计如下:(1)计算该市七月下旬的平均气温.(2)(1)中所得到的平均数叫做35、34、33、32、28这5个数的________平均数.(3)在上面的5个数据中,35的权是_____,34的权是_____,28的权是_____.(4)如果把35和28的权调换一下,平均气温是多少?与(1)的计算结果相比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你认为权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小结(教学反思)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