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的区域差异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二课时西北地区(教案)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能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况。2、在西北地区图上能准确指出主要地形区、主要城市、主要铁路线、主要矿产。3、解释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形成原因,并分析其对农牧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学重点: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教学难点:干旱的自然特征对植被、农牧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教具:多媒体教法:读图分析法、讨论、讲解等。教学时间:2011.12.14主备课人:陈玉环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第四章的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第二课时西北地区。二、出示本节课学习目标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一)自学导航1、阅读课本94页第一自然段,完成自学检测第1题。2、阅读课本93页图4——31,完成自学检测第2题。3、阅读课本94页第二自然段,完成自学检测第3题。二)自学检测:1、能说出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民族等基本情况。2、在西北地区图上能准确指处主要地形区、主要城市、主要铁路线、主要矿产。3、能说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第1题,位置:可以让学生说出西北地区与其它地区的分界线;范围:可以让学生说出主要省区。*第2题,可以通过填充图来完成。*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问题的答案,答案不同的,可以由教师引导、解释。四、引导讨论梳理,精讲总结补充1、引导学生展示自学检测中的问题,反复讨论“干旱”形成的原因。自学检测第3题,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形成原因:(1)地处内陆————离海洋远————降水少————干旱(2)海拔高————太阳辐射强————干旱2、引导学生梳理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精讲重难点。3、教师出示板书设计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第二课时西北地区1、位置和范围2、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3、富有特色的灌溉农业4、地下宝藏五、引导学生拓展延伸拓展延伸: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对农牧业和交通运输的影响。六、引导学生达标训练达标训练:1、青海省重要的农业区是A.河西走廊B.河套平原C.雅鲁藏布江谷地D.湟水谷地2、吐鲁番盆地重要的经济作物是A.油菜B.甜菜D.亚麻3、与三大高原相邻的山脉是A.祁连山B.阿尔金山C.昆仑山D.横断山4、下列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的是A.维吾尔族B、朝鲜族C.壮族D、苗族5、西北地区的农业特征是A.水田农业B、旱地农业C.高寒农业D.绿洲农业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是我国的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7、“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位于A.准噶尔盆地B.柴达木盆地D.河西走廊二、读下图,回答:(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山脉:①②矿产地:③④城市:⑤⑥(3)从A到B、C,干湿状况和植被类型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