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生命观念通过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特点分析,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建立起进化与适应的观点理性思维通过对伴性遗传规律和解答遗传系谱图方法的归纳总结,培养归纳与概括、推理和逻辑分析能力[基础知识·系统化]知识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知识点二伴性遗传及其特点[基本技能·问题化]1.判断下列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与证据叙述的正误(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是萨顿,证明者是摩尔根(√)(2)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3)非等位基因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说明核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4)摩尔根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控制果蝇红、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5)染色体和基因并不是一一对应关系,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很多基因(√)(6)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2.连线完成伴性遗传的类型、实例及特点3.观察下列三个果蝇遗传图解,请分析上述三个实验均属于测交实验,哪个实验验证假说最为关键?提示:丙图所示的测交实验最为关键。4.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摩尔根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分别是什么?提示:采用的科学方法分别是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假说—演绎法。考点一基因在染色体上与伴性遗传1.类比推理法与假说—演绎法的比较项目假说—演绎法类比推理法原理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演绎推理并设计实验得出结论将未知的和已知的做比较,根据惊人的一致性推理并得到结论结论具有逻辑必然性,是科学结论,一定正确不具有逻辑必然性,仅是假说,不一定正确实例孟德尔发现两大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萨顿假说:根据基因和染色体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推出基因在染色体上2.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类型类型XY型ZW型性别雌雄雌雄体细胞染色体组成2A+XX2A+XY2A+ZW2A+ZZ性细胞染色体组成A+XA+X、A+YA+Z、A+WA+Z实例人等大部分动物鳞翅目昆虫、鸟类(1)性别决定只出现在雌雄异体的生物中,雌雄同体生物不存在性别决定问题。(2)XY型、ZW型是指决定性别的染色体而不是基因型,但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其传递遵循分离定律。(3)性别决定后的分化发育过程受环境的影响。(4)自然界还存在其他类型的性别决定。如染色体倍数决定性别(如蜜蜂等),环境因子(如温度等)决定性别等。[对点落实]1.(2018·湖南八校联考)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A.含X染色体的配子数∶含Y染色体的配子数=1∶1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解析:选C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数量相等;含X染色体的配子数(含X染色体的精子+卵细胞)多于含Y染色体的配子数(卵细胞中不含Y染色体);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其Y染色体比X染色体大;无性别区分的生物体内没有性染色体。2.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性均为芦花性状,雌性均为非芦花性状。据此推测错误的是()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染色体上B.雄鸡中芦花鸡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表现型雄鸡有一种,雌鸡有两种D.将F2中的芦花鸡雌雄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3/4答案:C1.辨析X、Y染色体同源区段与非同源区段(1)正确区分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①在X、Y的同源区段,基因是成对的,存在等位基因,而非同源区段则相互不存在等位基因。②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与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相似,但也有差别,如:(2)正确区分X、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基因的位置Y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传递规律X染色体非同源区段基因的传递规律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模型图解判断依据父传子、子传孙,具有世代遗传连续性双亲正常子病;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子正常双亲病;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规律没有显隐性之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