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第1课时)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知道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能说出我国种植业的分布地区。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农业的概念、生产部门和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及分类。(重点)2、知道我国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区以及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耕作制度的南北差异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重点、难点)过程与方法:1.结合实际说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2.阅读地图并结合实际,说出我国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区以及我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能理解我国耕作制度的南北差异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教材中丰富的图文资料,结合生活实际,联系农业的分布情况,了解我国各地的饮食习惯与农业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难点阅读地图并结合实际,说出我国种植业及主要农作物的分布。理解我国耕作制度的南北差异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独立完成地理助学中的学习过程。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法、读图、填图法、提示点拨法、综合归纳法、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教学过程:反思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图片导入:说出画面上的人们从事的是哪个经济部门的生产活动。学生很容易回答出“农业”从而引出“农业”这一学习的主题通过图片更直观的说出是哪个经济部门的生产活动。培养学生学地理的林业畜牧业渔业种植业兴趣。出示目标预习展示明确学习目标,使学习有的放矢展示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困惑。明确目标。学案导学问题探究【自学导航】阅读课本探究一:一、农业与我们承接:“民以食为天”,我们平时食用的粮食、蔬菜、水果、肉、蛋、奶等食品又是哪个经济部门生产的产品?多媒体课件出示文字和图片:农业与我们密不可分(一)通过阅读以上文字与插图,思考:1、什么是农业?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什么地位?3、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把农业划分为哪几个部门?(二)(展示上图)农业的分类图和(展示下图)农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图看一看,分组讨论,回答问题:农业是通过人工培育和饲养动、植物来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部门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积极参与,激发兴趣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肉、蛋、奶鱼、虾等水果种植业林业渔业畜牧业农业与我们密不可分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谷物、蔬菜请学生一一读出农业各部门的主要产品并分析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特别注意补充农业生产的内容,不仅种粮食,还种棉、菜、油、糖等作物。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质资料。承接:同学们想一下,我们家乡从事哪个部门的农业生产?种植业探究二:二、种植业的分布(一)播放关于种植业的音像资料和观察多媒体的图片:1、什么是种植业?制约种植业的因素有什么?归纳:种植业是指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它深受多种自然条件的影响。(哪些自然条件,指导学生回顾)2、引导学生复习第二单元课本P27图2.4中国主要地形区、P32图2.7中国的温度带、P35图2.11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中国温度带、干湿地区分布图)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得出结论: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吃、穿、用等物质资料。分组讨论,找代表回答: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热量、水分、光照读图:说出我国的主要地形区、温度带、干湿地区。让学生感悟出农业与我们密不可分。温故知新:培养学生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的原则。训练学生7图2.4中国主要地形区图2.7中国的温度带图2.11中国干湿地区(二)引导学生认识我国主要种植业区及农作物的分布与差异。(多媒体动画展示)读图:1.联系生活实际,找出我国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和主要的农作物。读图分析问题能力,提高参与意思,巩固知识。培养学生会观察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感悟。进一步知道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积极参与,大胆展示自己。准噶尔盆地寒温带塔里木盆地暧温带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中温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带西北内陆有灌溉水源的地方种棉花、小麦瓜果等暖温带东北平原种植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