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三)课型新授课序号24教育教学目的知识方面探索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能力方面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思想教育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精神。重点探索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难点探索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关键探索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检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教法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教具植物等。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组织教学课前综艺:导入新课:光合作用除了产生淀粉还可以产生什么物质?让我们通过实验来验证。演示实验1: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1.取一个玻璃水槽,注满清水,按每100mL水加入0.1g碳酸氢钠,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2.将采集的金鱼藻在水中剪取若干带顶端的嫩枝,放置在水槽内,井使切口的一端向上,然后用短管漏斗将其倒扣在水槽里,在漏斗下面垫上两个小木条,3.取一支盛满清水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倒转移入玻璃水槽的水中,套在漏斗短教师引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活动学生与教师共同准备实验的材料用方法是:在一个玻璃水槽中加入1000mL清水,插入一支细管,用口通过细管向水中吹气,使水中二氧化碳含量适当增加。将金鱼藻等实验材料放入水中,在水中剪取植株顶端的嫩枝,以避免空气队~l口处进入茎的输导组织内。将3--5个嫩枝的切口端向上,用一个短管漏斗将选取的嫩枝罩管上,试管上,试管内要充满水。4.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而阳光充足的环境里,使金鱼藻接受阳光照射。具.教师介绍实验的方法步骤.在里面,漏斗边缘垫几个小木条,漏斗与水槽底部留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材分析与学法说明久,你可以看到许多气泡从金鱼藻放出,并聚集在试管顶端。5.待收集约1/2管气体后,在水中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试管并立即倒转,水落到试管的下部。然后,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或牙签伸入试管中。请注意观察生香或牙签的燃烧情况。演示实验2:检验光合作用释放二氧化碳1.剪取天竺葵(或马铃薯、甘薯)带有5-6片叶的枝条,插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放在暗处2—3d。2.在玻璃板上放置一个培养皿,将少量25%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倒入培养皿里,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溶液有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然后,将装有枝条的小烧杯放在培养皿里,用广口瓶或大玻璃罐头学生进行实验的具体操作.教师提出来实验的注意事项.学生进行观察学生进行讨论有空间,使漏斗内从嫩枝的切口处冒出(氧)气泡。检验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关键在于使学生理解演示实验的原理。选取的实验材料应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消耗叶内存留的淀粉。创造有和没有二氧化碳的两种环境,是检验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的实验设计关键,NaOH的作用在于吸收二氧化碳。本试验也可用Ca(OH)2来代替NaOH,可以直接看到二氧化碳与瓶罩住实验装置,并在瓶43.将上述两套实验装置移到光下照射2h。然后,揭开玻璃罩,从两个枝条上1各摘取一片叶,分别检验两叶片中是否有淀粉的存在学生得出结论教师进行总结.Ca(OH):反应生成的白色沉淀。提高与发展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