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课标要求]阐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试判断]1.经济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分析:错误。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强调的是“量”;经济发展不仅强调“量”,更注重“质”,强调科学发展,尊重社会经济发展规律。我国经济增长由中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2.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之间的矛盾。()分析:错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说明我国已不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析:错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4.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分析:错误。从二○二○年到二○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5.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分析:错误。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6.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分析:错误。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7.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因此我国要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中心。()分析:错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因此我国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但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此我国仍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8.实现乡村振兴必须着力消除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同步发展。()分析:错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9.统筹区域发展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分析:错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0.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需要积极支持西部地区的率先发展。()分析:错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需要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的率先发展。核心考点一贯彻新发展理念1.新时代的主要矛盾(1)新时代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要在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3)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坚持新发展理念解决的问题怎样坚持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考向1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典例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