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课题工业教学目标掌握工业分布的大势、主要工业区和工业城市的分布,理解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学会从工业分布图、工业基地图获取信息解决地理问题的技能。教学重点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和主要工业城市、工业基地的分布。理解工业基地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教学难点解资源、交通、市场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教材分析与教法设想本章内容共有三节知识师的启发性讲述与生的自主探究相结合,讨论法指导探究法案例分析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环节导学过程学习过程备注创设情境[教师承转]同学们的设计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具体了解我国工业分布究竟是怎样的?来印证你的设计好吗?[出示板书]第三节工业的分布和发展(角色扮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学生活动展示]学生在教师发放的“中国工业分布空白图”上标注,并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说明理由。(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学生抢答]──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了很多具有全国意义的工业基地;──黄河流域是能自主学习合作共建知能应用二、工业的空间分布[出示课件提问]对照“我国工业的分布”[出示板书]1.我国工业分布大势[教师承转]你能说出沿铁路干线、长江沿线、沿海地区的主要工业城市吗?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你能说出主要能源工业吗?[教师指导]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地区最为丰富的能源分别是什么?[师生小结]上游──水能中游──煤炭下游──石油[教师承转]下面我们就以沿海地区的辽中南和沪宁杭地区为例,看一看区域发展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出示板书]2.区域工业分布类型及特点[教师指导]案例指导学生读图4.27“辽中南地区”、图4.28“沪宁杭地区”,先了解位置,然后根据图例熟悉图中的矿产资源分布、工业城市工业部门的构成、交通路线,最后根据活动1.2的要求组织学生讨论,重点探究区域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教师承转]学生自己分析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条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出示课件、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我国工业的分布图”制作的电脑动画,依次指出京广、京沪、哈大等主要铁路干线的工业城市;黄河、长江沿线的工业城市;沿海的四个工业基地的位置和范围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学生抢答]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地区。(学生对工业部门饼状图接触不多,教师应让学生在充分熟悉图例的基础上分析工业分布的特点;学生在了解了我国工业分布的大势后,对于这部分区域工业分布的教学,教师应巩固小结诊断评价作业布置与预习提纲件,总结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工业的分布。[教师承转]可见,工业分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我国工业分布来看,你能从总体上评价我国工业分布的合理性吗?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从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掌握地理学习的科学方法。)[学生讨论交流]政策、环境、劳动力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体验进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学生讨论]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板书设计教学札记本节内容是重难点,特别是辽中南和沪宁杭工业基地发展资源的条件和主要工业城市的分析,尤其是课本上的活动题,首先应让学生自主预习,然后以竞答的形式师生共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