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之源”---青海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及人类对其生态环境的影响。2、了解建立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目的和意义。3、了解湟水谷地成为青海省主要农业区的原因及主要农产品种类。教学重点:1、青海湖的概况及其对青海省农牧业、旅游业的贡献。2、了解湟水谷地成为青海省主要农业区的原因及主要农产品种类。教学方法:自学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学过程: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讨论归纳;青海省特殊的地理位置对三大河的源头有何意义?青海省的农业有何特点?为什么要保护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以上问题学生畅所欲言,丰富课外知识。模块一:青海省的位置和地形1、位置:深处内陆,远离海洋2、地形:高原模块二:江河之源1、长江、黄河的源头2、人类活动对长江源头地区的影响模块三:青海湖1、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2、农牧业生产发达3、丰富的旅游资源模块四:湟水谷地的农业1、黄水概况2、湟水谷地的农业生产条件3、主要农产品完成以下练习练习一:1、位于甘肃省境内黄河干流上的水电站是----------.2、甘肃省的地形以-------、---------为主。3、从甘肃入宁夏,黄河河流变化特征是-------------------。练习二:简要回答问题:1、看铁路线图,有那几条铁路在兰州交汇?2、河西走廊是西北著名的粮仓,这里农业生产的水源主要来自哪里?有人说,河西走廊和新疆的农业同属“绿洲”农业,这种说法对吗?3、在炎热的夏季,许多甘肃天水市民前往南郭寺等山上乘凉,为什么?4、下面两副对联的内容指两个省区,分别是哪两个?上联:水泽源流江河湖海下联:金银铜贴个捏潜心教后总结:学生讨论总结归纳,完成课后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