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酶的化学本质(Ⅰ)。②说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的原因(Ⅱ)。③解释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对于生命活动的意义(Ⅱ)。④设计“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撰写实验探究性活动的实验报告,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Ⅲ)2.技能目标:按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正确完成相关的实验操作。3.情感目标:①评价自己的方案和别组同学的方案,②参与交流,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维护或修改自己的方案和意见。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1.设计“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方案和步骤,撰写实验探究性活动的实验报告,总结成功的经验、分析失败的原因。探究性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活动具有相当的难度,首先,需要学生自己决定和判断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探究的方向,设计实验的步骤,选择实验的材料,如何控制变量,如何检验结果……等等,无疑,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同样,对授课的老师来讲,也是一种考验,怎样做必要的辅垫、怎样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深入、如何组织学生交流设计的方案、评价别人的方案、维护或修改自己设计的方案中的缺陷和错误,如何驾驭课堂、处理出现意外的事件,把握课堂讨论的方向,分配各环节的时间……等等。因此,这应该成为本节教学活动的重点和难点,应有充分的准备。2.解释酶的特性对于生命活动的意义。学习酶的特性,不能只局限于了解的层次,应该通过分析和引导,将学生的知识上升到理解的层次,才能达到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所伴随着的能量转换,领悟细胞的代谢活动是细胞进行其他生命活动的基础的水准,达到课标的要求。这需要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因此,这也是本节教材的一个重点和难点。三、课时安排:2课时(以下按一节课45分钟设计,若为40分钟,则在讨论部分缩短一些)四、教学设计:(第1课时)学习活动教学说明解读章引言:细胞的主动运输需要能量。细胞内有机物的合成需要能量。肌细胞的收缩需要能量……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只有不断输入能量,才能维持生命活动的有序性。引导学生阅读。注意把握对加点词的理解和解释。“生命活动的有序性”是一个深奥的道理,在这里不必做详尽的解释,否则将限入泥潭。只学习活动教学说明(课堂时间安排)太阳能是几乎所有生命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源头。外界能量输入细胞,并为细胞所利用,都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问题探讨”——斯帕兰扎尼的实验一、酶的作用和本质1.细胞中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在化学课上,我们知道,有些化学反应容易进行,有些化学反应需要添加某种物质之后并且可能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才需简要说明即可。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尝试作出合理的解释。老师又该怎样总结陈词呢?说法当然可以有很多,例如,可以这么讲:细胞是一个生命系统,内部有分工合作的各种结构,这些结构是有序的,而这些结构的成分需要不断地更新,这就需要不断地从外界输入能量,否则,细胞内部分工合作的有序结构将被破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几乎”一词留有余地,不绝对,应引起学生的注意。(2’)思维热身。引导学生分析说明。(3’)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化学知识)引导能进行。这种能够促进化学反应进行的物质,叫催化剂。细胞中的化学反应比起同学们在化学课上所学的反应要复杂得多,而且有些反应在细胞外,单纯用无机化学的手段是无法进行的,而在细胞内却可以快速地顺利地进行。这是为什么呢?(学生回答,学生评价,教师引导分析,答对的要肯定、鼓励、赞扬;答错的也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2.酶——生物催化剂有的同学提到了酶,那么酶是什么呢?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有哪些作用特点区别于无机催化剂呢?对于酶,你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构建新的知识。(3’)学生参与思维活动,达到互动的目的。提出问题,引出学生的问题,激起学习的欲望。(2’)学习活动教学说明(课堂时间安排)接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