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香港和澳门—祖国的特别行政区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2.使学生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3.使学生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能力目标1.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初步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3.使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以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德育目标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教学重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位置、组成,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特点【教学难点】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特点,香港在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中的重要地位。【教学方法】比较法、指导自学法、讲述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引入新课)播放歌曲《东方之珠》香港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正如同学们在歌中唱的那样,它经历了100年的荣辱、沧桑、风雨和成长;澳门曾被葡萄牙侵占了400多年,也和香港一样,是祖国母亲又一个在外漂泊400多年的儿子。如今她们已先后回到祖国的怀抱。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来了解它们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板书课题)第四节香港和澳门----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展示地图)中国政区图(提问)找到香港和澳门,试描述它的地理位置(回答可能会涉及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给与指正)香港和澳门靠近哪个省?各位于珠江口的哪一方?各与哪个经济特区邻近?(总结)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广东省深圳经济特区;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毗邻广东省珠海经济特区。两地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气温偏高,降水丰沛。一、“东方明珠”—香港读课本75页图7.28(提问)(1)香港有哪几部分组成?(2)主要地形是什么?(学生活动)教师给出香港面积和人口数字,计算人口密度;将计算结果与北京、上海、新加坡等城市比较,讨论得出香港在土地面积与人口数量上地狭人稠的结论。(展示地图)香港卫星遥感地图(提问)香港人多地少,而且山地多平原少,可供城市发展的土地有限,那么香港又是如何解决城市建设与土地紧缺之间的矛盾的呢?香港寸土寸金,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的绿地,意义何在呢?(承转)看来高楼林立和绿树成荫在香港得到了很好的统一,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主要是什么人呢?为何香港和澳门的居民中中国血统占绝大多数?(分析总结)因为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所以才有那么多中国血统的居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港澳地区。(学生讲述)学生讲香港、澳门被侵占的经过,也可以小品形式表演。(总结教育)大家听了×××同学讲的港澳被侵占经过,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香港和澳门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香港和澳门的问题是帝国主义强加于中国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结果。两地分别被英国和葡萄牙非法侵占了100多年和400多年。今天的中国政府不再受过去任何不平等条约的约束。根据我国政府分别与英国政府、葡萄牙政府签订的“中英联合声明”(1984年)、“中葡联合声明”(1987年)。我国政府已先后于1997年7月1日、1999年12月20日分别对香港和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并在两地设立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对两地现行社会、经济制度50年不变,以保持港澳的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不是简单意义上领土的失而复得它意味着中国任人宰割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提问)当年,香港和澳门为什么会被他国占领?今天,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们该怎么办?(总结)热爱祖国,努力学习,用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去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富强,同时要树立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肩负起为祖国统一大业而奉献自己一切的历史使命。(资料或视频)香港经济数据或有关国际贸易、运输、金融、信息服务及旅游业发展的录像。明确香港国际贸易中心、运输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旅游中心的地位。(提问)香港为什么积极发展上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