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1)选择题部分1、(2010·安徽安庆市五校高三模拟)下列是有关某种淀粉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与下图。根据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物质可能是淀粉酶的激活剂B.该酶较适合在40℃的环境下作用C.该酶在中性环境中的作用速度比碱性快D.该酶在作用35分钟后便会失去活性2、(2010·安徽怀宁二中高三期中)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1凋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1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3、(2010·安徽安庆市五校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内合成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在有氧与缺氧的条件下,细胞质基质都能形成ATPB.在线粒体中形成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C.在叶绿体中形成ATP需要光能D.在一定条件下,ADP与ATP可以相互转化4、(2010·安徽怀宁二中高三期中)有关动物体内ATP的描述,正确的是A.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B.人成熟红细胞中的ATP主要来自线粒体C.细胞内储存有大量的ATP,ATP是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D.一般情况下,细胞内的ATP和ADP的量保持动态平衡5、(2010·安徽淮北一中高三第三次月考)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6、(2010·安徽马鞍山二中高三期中)下列关于ATP、ADP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B.叶绿体中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C.动物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ATP的阶段需要氧气参与D.ATP的A代表腺嘌呤,T代表三个,P代表磷酸基团7、(2010·安徽怀宁二中高三期中)比较植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正确的是A.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主要能源,不是无氧呼吸的主要能源B.CO2是有氧呼吸的产物,不是无氧呼吸的产物C.有氧呼吸逐步释放能量,无氧呼吸瞬间释放能量D.有氧呼吸产生还原性氢,无氧呼吸过程中也能产生还原性氢8、(2010·安徽怀宁二中高三期中)提取鼠肝细胞的线粒体为实验材料,向盛有线粒体的试管中注入丙酮酸时,洲得氧的消耗量较大;当注入葡萄糖时,测得氧的消耗量较小,同时注入细胞质基质和葡萄糖时,氧消耗量又较大。下列叙述中与实验结果不符合的是A.有氧呼吸中,线粒体内进行的是第二、二阶段B.线粒体内能分解丙酮酸,不能分解葡萄糖C.葡萄糖只能在细胞质基质内被分解成丙酮酸D.水是在细胞质基质中生成的9、(2010·安徽怀宁二中高三期中)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浮液中分别加入a、b、c、d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B.若b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增加C.若c能抑制ATP形成,则使ADP的消耗增加D.若d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使O2的消耗减少10、(2010·安徽怀宁二中高三期中)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l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mL,则在l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A.1/3B.1/2C.2倍D.3倍11、(2010·安徽安庆市五校高三模拟)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0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时的2倍12、(2010·安徽安庆市五校高三模拟)下式表示细胞内两种重要的新陈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过程只能发生在叶绿体中B.乙过程只能发生在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