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课题5.4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本教时为第教时备课日期月日教学目标: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看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往往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2.能识别简单物体的三个视图;3.进一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立体图形三视图的知识以及画出简单图形的视图;2.了解三视图与观察的位置有关;3.从不同方向画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教学方法与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问题的引入:1.引用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显示飞机的三视图.1.问题情境反映了一种什么现象?你还能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上述现象吗?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实践探索,解决问题:1.桌上放着一个长方体和1个圆柱,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两个物体,指出右边的3幅图分别是从哪一个方向看到的?2.桌上放着一个长方体、一个棱锥和一个圆柱,请说出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1.2.从最基本的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基本几何体,并画出相应的三视图.帮助学生对视图有关概念的理解,掌握三视图的特3.观察右表中所示物体,并将看到的图形填入表中.概括:任何一个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主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左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由于三个视图反映的是同一个物体,所以每两个视图之间必有一个相同的度量.因此得到:主、俯视图等长“长对正”;主、左视图等高“高平齐”;俯、左视图等宽“宽相等”.做一做:如右图所示的物体,你知道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吗?你能说出这三幅视图的名称吗?点,并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帮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特点.牛刀小试:画出图中两个物体的主视图、左学生画出三视图.学生在前面两块的视图、俯视图.基础上,通过实践操作,观察思考,经历探索的过程,学会画一些基本图形的三视图。大显身手:甲、乙、丙、丁四人分别面对面坐在一个四边形桌子旁边,桌上一张纸写着数字“9”,甲说他看到的是“6”,乙说他看到的是“”,丙说他看到的是“”,丁说他看到的是“9”,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左边,丙在丁的右边;B.丙在乙的对面,丙的左边是甲,右边是乙;C.甲在乙的对面,甲的右边是丙,左边是丁;D.甲在丁的对面,乙在甲的右边,丙在丁的右边.开放式问题的解决,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更难的问题,进一步激发其探求的欲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德.引导学生留意身边的数学,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说明物体的视图与观察的方向有关.总结: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1.三视图:2.三视图的特点: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3.三视图与观察的位置有关.对知识点进一步归纳,巩固新知识,加深印象,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课后作业:P139习题1~4.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巩固所学知识,反馈学生掌握情况.授后小记:授课日期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