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是怎样的?。(2)关注生命起源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和证据?(3)尝试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科学的推测。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证据进行推测的科学方法。(2)通过不同观点的介绍,培养学生开放性和发散性思维方法。(3)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讨,培养求知和敢于质疑的品质。(2)在课堂渗透无神论的世界观,进行热爱生命的教育。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是怎样的。关注生命起源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和证据。尝试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科学的推测。教学难点:尝试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科学的推测。三、教材及学情分析:“地球上生命的起源”是八年级下学期生物第七单元第三章“生物的进化”中的第一节的内容。谈到生物的进化,自然要先探讨有关地球上的生命起源的问题,它是探讨生物进化问题的起点,是本章的起点。更是本章的重点,这样的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内容的教学与传统的已成定论的科学知识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伸缩性,这无疑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紧扣课程标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顺利理解教学内容,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生命起源的知识一直是学生感兴趣、想探索的一个问题。学生在小学就接触过关于生命起源的相关知识,但对最原始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却不甚清楚。所以,课前分组,让学生进行有关《生命的起源》相关材料的收集,并联系生活实际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多数学生能进一步科学地认识生命的起源。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关于生命起源的有关假说。四、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生命起源的资料,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2、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课前预习教材,收集不同观点的相关资料。(二)、学生准备:1、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生命起源的各种信息,了解生命起源的各种观点,特别是最新的报道。2、每小组选出小组代表准备汇报本组搜集整理的资料。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及板书多媒体应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导入新课: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Ppt1】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地球上生命的起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将知道:【Ppt1】观看视频,思考下列问题。通过视频的设疑导入新课,同时激发学生注:蓝色代表幻灯片内容;红色代表视频内容。1、描述生命起源的过程是怎样的?。2、关注生命起源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和证据?3、尝试运用证据和逻辑作出科学的推测。【视频】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序言)【ppt2】展示下列问题1、形成生命的化学元素和条件有哪些?2、原始地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为什么?3、原始地球上的环境是怎样的呢?4、米勒的实验装置各部分各模拟了地球的哪些条件?米勒的实验说明了什么?根据化学起源说,谈谈你对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出现的猜想?5、在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上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和证据?【视频】地球上生命的起源(序言)我们已经知道,现在地球上生活着150多万种动物,40多万种植物和20多万种微生物,构成了一个蜂飞蝶舞、鸟语花香、山清水秀、绚丽多彩的生物世界,繁衍进化,生生不息。这些生物是怎么来的呢?关于生命起源的问题有很多,今天我们主要探讨形成生命的化学元素和条件有哪些?原始地球上有没有生命存在呢?地球上生命产生的过程和条件是怎样的呢?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怎样出现的呢?在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上还有哪些不同的观点和证据等问题。【ppt2】【教师对学生的讨论作出相应的评价】的学习兴趣。一、探究生命的起源需要哪些知识和方法?【视频】探究生命的起源需要各学科的知识和正确的科学方法。【ppt2】展示问题及参考答案探究生命的起源需要哪些知识和方法?参考答案:探究生命的起源需要各学科的知识和正确的科学方法。地球上最初有没有生命?最早出现的生物是怎样的?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