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结合地图说明我国区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厂”。(二)能力目标1.能利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作用2.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比较能力及相互协作等能力。(三)德育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经济和城镇的发展状况,认识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2.激发学生对爱国华侨的敬佩之情和身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一员的自豪感;3.懂得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对外开放的前沿”、外向型经济。(二)教学难点1.“对外开放的前沿”空间概念的形成;2.“外向型”经济的主要特点。三、教学方法读图法、比较法、“角色扮演”法等。四、教具准备有关彩图、自制投影片、录像片等五、课时安排二课时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新课教学导入:07-08年全国城市人均收入排名12强。你从中发现什么问题?哪个省份的城市最多?(广东)家乡常州的排名仅为25.为什么这些地区的人们如此富裕呢,我找来了一幅广东省地图,仔细查看,你能找到刚刚那几个城市吗?他们都集中分布在哪个地区呢?(珠三角)知识链接:广义与狭义珠江三角洲(见课件45)为什么广东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会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呢?就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个疑惑!今天,我们所学习的内容,就是第七章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板书)首先,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能够说出珠三角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及它的经济特点,能够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春天的故事》:播放视频《春天的故事》,思考,歌词中的老人是谁?他所画的圆圈是哪里?为什么邓小平同志会选择深圳所在的珠三角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呢,我们首先从地理的视角来研究下。一、对外开放的前沿“稻米流脂蚕茧白,蕉稠蔗忙塘鱼肥”为何该地物产如此丰富?请学生结合该地的纬度位置思考。1区位因素(1)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亚热带季风气候读中国地图,明确珠江三角洲在全球五带中的温度带(热带与北温带)。中国的温度带(亚热带)。请学生回忆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与特点。(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海陆位置:广东省南部,珠江下游,东南临南海活动“谁敢来挑战”请学生上台运用图中的地理事物描述珠三角的海陆位置以及优势:(便于海上运输、贸易往来)。(3)相对位置: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读图,利用所给地理事物描述珠三角的相对位置。活动“替换字母”:在珠三角的前沿地带,有两个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请学生把字母替换成城市名称。(承转)珠海和深圳与珠三角其他城镇比,地理优势更显著,紧邻港澳。故邓小平同志把这两个地区设为了经济特区。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他提出的“改革开放政策”。(详见课件)2政策因素正是受到了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珠三角地区才能够快速的先富起来。活动题读图7.2改革开放珠三角地区吸引外资金额占全国比例思考:(1)珠三角吸引外资的金额占全国比例比重?(比重大)(2)珠三角吸引外资金额的增长速度?(增长快)(3)指出珠三角在全国中的地位。(示范、带动作用)(学生积极思考,答案详见课件。)3人文因素(1)著名侨乡为什么这些外资多钟情于投资到珠三角地区呢?我们通过下面一则材料来了解。(详见课件20)全世界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方在东南亚,那里65%的华人祖籍在珠三角。改革开放后,很多华人回到珠三角地区开办企业,创建学校。有人用两句诗来形容他们的贡献:造福桑梓办教育投资兴业振中华。(2)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探讨交流: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剖析珠三角为何会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学生四人一组,一人负责记录,相互交流讨论,一人汇报成果)。我把大家的答案整理成了框架图,一起来回忆巩固一下。正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与人和这些要素,珠三角地区的经济才得以飞速发展。那么你知道珠三角经济的特点是怎样的吗?别急,我们通过一个材料题来解开她的面纱。二、外向型经济...